疫苗接种加速度科学接种有温度为构筑全民免疫屏障,进一步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继8月6日我校组织2020级15-17岁学生到校集中接种第一针疫苗后,我校在充分做好第二针疫苗接种宣传、家校协调等工作准备的前提下,9月5日,有序组织学生在校进行新冠疫苗第二针次接种。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前制定工作方案,提前熟悉接种场地,部署接种流程。接种当天,学校德育处积极组织老师们佩戴口罩、明确责任分工,分阶段、分批次有序组织学生进行接种,全力以赴保障疫苗接种工作顺利开展,构筑校园防疫屏障。本次疫苗接种科学规划出等候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严格按照出入口人员不交叉的单向循环原则,为参加接种的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的贴心服务,从接种前的填表咨询、信息录入,到疫苗接种、留观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在登记区,学生阅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知情同意书》并根据自身情况填写、签字。走进疫苗接种(注射)区,医护人员专业高效,同学们在知悉疫苗接种事宜后,依次按序进行接种,接种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疫苗接种,对自己而言是免疫、是健康;对于孩子而言是呵护、是关爱;对于社会而言也是责任、是义务。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将继续树立大局观,增强责任感,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全部的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共同构建校园免疫屏障!
# 9月1日-7日 #“内务整理篇”“出门看队伍,进门看内务”内务整理是军训的重要必修课之一,整洁卫生的宿舍环境,温馨和谐的宿舍氛围,是宿舍成员的共同愿望,也是度过美好高中生活的基础。在军训教官的带领下,高一新生们走进宿舍,开展内务整理规范的学习环节。教官们现场做示范,手把手教学,动作娴熟,认真指导,一床蓬松的被子在各位教官简单的“叠、压、折、挤、捋”几个动作下,变成了有棱有角的“豆腐块”。同学们看到自己“面包式”被子的魔力变身,无一不感到惊叹、敬佩。同学们跃跃欲试,按照教官的方法同学们开始有模有样地叠被子,被子铺平,折叠压实,捏出被角。同学们对每个步骤要领都牢记心中,互相帮助,态度严谨认真。第一次整理虽然有很多不足,但相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学习完基础的内务整理技巧后,教官带领同学们走进宿舍进行内务整理,并对寝室内务整理提出了以下明确整改要求:衣架和衣服都要放进衣柜中,不能摆放在外;柜子里的衣服也要靠衣柜内侧叠好;被子整齐叠放在床铺的一头。此外,教官还要求同学们将每一双鞋子都要整齐排放;人离开寝室后做到地板整洁。(教官指导同学们整理技巧)(同学们按照整改要求,认真整理着自己的内务)宿舍整改成果展示勤以为先,整理内务便是军训最好的考验。军训是我们人生难得的考验和磨砺,不仅能培养同学们的吃苦精神,更能磨砺人的意志。通过此次内务整理,同学们加强了纪律和集体意识,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奠定了基础,相信同学们会在今后的高中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突破挑战自我,为自己的高中生活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和风送爽,秋色宜人。9月1日上午8点,潍坊恒德实验学校2021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在学校报告厅召开。高一德育主任李田、教学主任代华、总务主任范嘉祥以及全体教官和高一师生参加了此次开营仪式,会议由校办公室主任孙营主持。展国旗,奏唱国歌,开营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鲜艳的五星红旗映刻在每一个恒德人的心中。办公室主任孙营就开营仪式做军训动员讲话并宣读军训内容。孙主任号召同学们认真积极对待本次军训,希望同学们在建党10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好军训第一课,在军训中学习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体验军训生活。同时,更要学习军人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激发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要通过军训来展英姿、练骨气、强意志,携手奔赴热烈的青春之约,以更饱满的激情、更昂扬的斗志扬帆新起点,阔步新征程!(办公室主任孙营)军训教官代表张教官对组织好本次军事训练表示决心,在军事训练中,不怕吃苦、严格要求、科学组训、文明施教。张教官也对全体学员提出要求:端正态度、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磨练意志,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军事素养。(教官代表张煜晟)2021级8班陈圣翔同学代表全体参训新生上台发言,表示一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用高标准、严要求来完成此次军事训练,为高中三年学习生涯铺路,为一生成长奠基。(学生代表陈圣翔)授旗仪式高一德育主任李田为各班教官授旗,从此刻起,各新生连队正式成立,2021级同学们的高中第一课——军训就此拉开帷幕。青春无畏风雨,磨炼方显勇毅。相信通过为期七天的军训,2021级的新生们定能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弘扬永不言败的抗战精神,传承赤诚红色爱国基因,并把这种在军训中的养成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在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发扬,成长为新时代栋梁。
新学期来了,2021年《开学第一课》也如期而至!9月1日晚8点,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准时收看了由中宣部、教育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了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的2021年《开学第一课》专题电视节目,全体师生认真聆听,用心记录。·理想照亮未来·理想信念是民族之魂,它镌刻在先辈们矢志不渝、一心为国的奉献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同样理想信念也镌刻在每一个恒德人的骨血里。在教师们的组织下,同学们端坐在屏幕前,认真观看,仔细聆听。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句句充满激励的话语,无不激荡着全体师生们的内心。他们自发的拿起手中的纸笔将心中的感慨记录下来。·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今晚的教学楼时不时会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同学们虽然知道自己在电视屏幕外的的掌声传递不到屏幕内,但依旧用着这种方式来传递自己对于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会上,习总书记寄语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开学第一课的收看,使得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钮扣。鼓舞学生们肩负使命,传承薪火。吾辈少年,生在国旗下,长在新中国。跟随光,有幸被照亮,愿成为光,散发光。以爱国之心,承时代使命。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又是一年迎新时·风淅淅,雨纤纤,暑气未消,秋雨已至。8月31日上午,潍坊恒德实验学校迎来了2021级高一新生,在家长们的热切期望和声声嘱托中,他们踏进恒德校门,怀着对高中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开始新的征程。为确保迎新工作和老生返校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精心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力求万无一失;各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对学生进校园的防疫、行李运送、报到、入住、就餐等环节做了精细安排,全面做好迎新准备。报到精彩瞬间清晨,学校全体教职工人员早早在校门口等候新生的到来。校园入口处定点消杀、体温监测、健康码登记......校园防疫工作有序进行。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为开学新生报到做好充分的安全保障。(入校检测体温)疫情防控下,新生家长虽无法进入校园,但学校贴心的为新生提供了行李运送车,教师志愿者和高二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协助新生搬运、托运行李。这一暖心的举动,消除了新生们初来乍到的拘谨,取而代之的是口罩下难掩的欣喜与感动。(校领导、教师帮助新生搬运行李)(高二学生志愿者帮助新生搬运行李)新生们来到未来三年的“新家”,悉心布置着自己的宿舍。精致的双人宿舍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点赞,同学们把被褥叠放整齐,有序摆放自己的生活用品,为自己高中三年的宿舍生活做好准备。人生的新旅程即将启航,志存高远,志在四方,也莫忘记最温暖的人间烟火,美好“食”光。经过一上午的紧张忙碌,到了午餐时间,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解锁舌尖上的美食。餐厅的米、面、肉和蔬菜都是通过定点采购,并进行严格的登记,以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作为一所寄宿制学校,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位学生在校住的舒心,吃的放心,更让家长安心。下午,同学们来到教室,班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学习校规校纪,教导学生们遵守规矩,担当责任,严明纪律。并组织学生开展自我介绍,帮助同学互相了解与认识。随后,各班同学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通过自主报名、自我推荐、发表竞选宣言等环节进行班干部预选,帮助同学们尽快融入丰富多彩的恒德生活,在这里找到一展身手的舞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此刻,最好的恒德遇见最美的你;未来,更好的恒德守护更好的你。愿你们成为恒德夜空中最亮的星,迎接天明的第一缕朝阳。奋斗的青春,如夏花一般灿烂,如太阳一般明亮,我们由衷地期望恒德学子不负青春年华,扬起梦想风帆,在未来的征途里,以风雨兼程的恒力,谱写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美好新篇章。
为让新入职教师快速熟悉教学工作、融入新集体,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开展新入职教师磨课活动。在学校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的带领下,根据课程要求、学科特色、学生情况等快速学习适应,以此提升教学能力,打造高能团队。(语文组磨课)磨课是每一位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的必经之路,一个“磨”字体现出这是一个需要反复修改、不断斟酌的过程。但这个“磨”字又如侠客十年磨一剑一样,也体现出了教师要上一节好课的艰辛和不易。(数学组、化学组磨课)各学科分组进行磨课,指导教师听评课,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修改建议,以帮助新入职教师快速成长,做到在教学中以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实效,措施得力。(英语组磨课)(物理组磨课)新教师们在磨课环节中不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进而发现自身的不足,使得自我能力得到提升。磨课环节中,各学科新教师们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围绕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效果、专业素养等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实现对课堂的驾驭。(生物组磨课)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提升专业素养的过程。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新入职教师们对潍坊恒德实验学校教育理念和操作体系把握得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学生的学情了解更透彻,不断丰富教学实践经验。(政治组磨课)(地理组磨课)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锻炼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不仅要学习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要想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教师要有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牢记“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堂是质量的生命线”,以更大的热情和努力投入教育事业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