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恒德实验学校浅谈高中生物习题课教学模式肖秀高二生物学科组教师习题课是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尤其在山东新高考政策下,高考题目融入新冠疫情、生态工程等实际内容为情景材料,在充分体现学科特点的前提下,更多的弘扬时代精神,凸显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高自己对于情景材料分析、提取重点信息、归纳题目类型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习题课便成为锻炼学生做题技巧和能力最重要的方式之一。高效教学高中生物习题课需要与讲评课进行区分,结合教学实践,初步探索出习题课高效进行的模式基本为:了解相应知识点常见题目类型——归纳做题技巧——通过例题初步掌握做题技巧——相关练习题巩固做题技巧。在这一模式下,学生通过技巧学习与练习的有机结合,快速掌握这一类型题目做题方法。下面就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习题》为例,对习题课进行总结分析。1// 相应知识点常见题目类型能量流动作为选择性必修三较为重要的章节,相应计算题出现频率高,难度不定,但题型较为固定。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两个,一个是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另一个是食物链长短与最高营养级获取能量的关系: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取的食物越少;反之,则越多。涉及到的题目类型有三个,分别是由最高营养级推导生产者(消耗量)、由生产者推导最高营养级(获得量)以及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按比例分别计算,最后相加。不同的题型对应不同的做题方式。2// 通过例题初步掌握做题技巧照不同题型将那些归纳,这一步需要老师在教学经验和教辅资料等资源的指导下,精炼做题技巧,帮助学生理解。选取例题时要注意典型性和时效性。类型一:由最高营养级推导生产者(消耗量)技巧: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例题:大鱼体重增加1kg,最多(至少)需要浮游植物多少千克?最多:长食物链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选取10%的能量传递效率逆推即:1÷10%÷10%÷10%=1000kg最少:短食物链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选取20%的能量传递效率逆推即:1÷20%÷20%=25kg类型二:由生产者推导最高营养级(获得量)技巧:获得能量最多:选最短食物链,按×20%计算;获得能量最少:选最长食物链,按×10%计算例题:如果A消耗10000 kg,C最多增重_____千克,最少增重___千克最多:短食物链 A→B→C 选取20%的能量传递效率正推即:10000×20%×20%=400kg最少:长食物链 A→D→E→F→C 选取10%的能量传递效率正推即:10000×10%×10%×10%=1kg类型三: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按比例分别计算,最后相加。技巧:按照题干所给比例,一般情况下需逆推例题:在上图的食物网中,如果C从B、F中获得的能量比为3∶1,C增重1kg,则最少需要消耗A多少kg?“最少”确定能量传递效率为10%沿食物链A→B→C逆推:3/4kg X 5 X 5=75/4kg沿食物链A→D→E→F→C逆推:1/4kg X 5 X 5 X 5 X 5=625/4kg二者相加:75/4kg+625/4 kg=175kg3// 相关练习题巩固做题技巧在选取相关试题时,一定要紧扣知识点,可以从山东省历年高考题及各地市期末考试题中选取,难度要略高于例题,且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将难度逐渐增加。例如,在上述三种题型的基础上,可以增加有人工输入情况下,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的求法,引导学生思考,人工输入的能量应该算在哪一营养级上,让学生在思考中,将做题方法与技巧牢牢技术且能灵活应用。题目巩固过程中,对学生的指导应减少,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题目中,完成后给予答案并组织小组讨论,通过成员互帮互助,在给他人讲解过程中自身也能加深印象。让学生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想,体现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有难度的题目,老师可以将问题步骤化,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对题目的分析,树立学生的信心和解决难题的耐心。通过以上步骤,在老师的精心准备下完成一堂习题课,带领学生掌握题型及解题技巧,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应对新高考下题目的挑战,增加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应对题目的信心,师生共同努力,一起创造更加优异的成绩!
中学二级教师教授多届高三毕业班连续多届毕业生本科上线目标达成率100%
北京理工大学(双一流)硕士毕业6年高中物理经验优秀教师
大连理工大学(双一流)硕士毕业中学化学二级教师优秀班主任
东北师范大学(双一流)硕士毕业教授多届高三毕业班《以学定教方法在文综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究》荣获潍坊市第十六届教学成果个人三等奖《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被评为潍坊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
毕业于浙江大学(双一流)优秀备课组长获校级、市级讲课比赛一等奖在电子资源库建设、实验创新大赛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