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恒德实验学校从教12年,执着的是对教育的喜爱吴萍数学教师2022—2023学年优秀教师从教12年以来,执着的是对教育的喜爱,对孩子们的热情。12年,带了许许多多的毕业生。看着孩子们学有所成,是老师最开心的事情,也是这份工作的最高价值。让学生尽享数学的美妙用数学铸就学生的锋芒数学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很多同学常说的一句话是“我的数学,从小学就学得不好。”作为数学老师,听出了他们的无奈,数学的这块大石头,成了他们的心结。“让学生尽享数学的美妙,用数学铸就学生的锋芒”是我的教学初心。作为数学老师,要深耕数学教坛,详究提分妙法,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看到更好的自己,也在自己的世界里遇见了最有趣的数学。在我的理念中,数学不仅仅是一门为了考试而不得不接触的学科,更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作为数学教师,要用智慧和耐心,让一个个公式符号变得亲切可爱;用深耕和温柔,让数学与生活建起沟通的桥梁。在课堂中,注重兴趣教学,努力把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趣味。坚持有留必查,有查必解,有考必批,有批必改,12年如一日的坚持,效果显著。我教育学生“把一件小事干到底就出大成绩”,同时我也教会学生复杂知识简单化,“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不要一下子学很多”。在于学生相处的时候,也要以爱为基础,尽快与学生建立优良的师生关系,使情与知相互融合,创造出教学智慧,升腾出骄人成绩。情知互动,寓教于乐接下来,我讲几个学生爱上学习的故事。先从“算卦”开始。三角函数的必要储备知识就是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从初中开始,每次用到孩子们就会找找笔记小纸条或者画个三角形。即使这样,很多同学依然没有背过,总觉得毫无头绪。每次这个时候,我都会跟孩子们说:“我们来学一下算卦,以后我们就是掐指一算”孩子们瞬间被吸引了,算卦!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们开始伸出左手,从小拇指开始到大拇指是从小到大。小拇指对应0°,大拇指代表90°,中间中指45°,这样一来孩子们自己就能推出来无名指是30°,食指是60°。第一步就是先把每一根手指头对应成我们的角度,第二步就是我们的sin,cos值了。其中sin值是从小到大0、1、2、3、4,从小拇指开始。cos则是倒过来。当然,这个0-4都是√里边的数了,还有分母是2,不要忘记。第三步,就是我们的练习了。我说角度,孩子们找手指头,说出对应的数值。通过“算卦”把孩子们惆怅的数学背诵,变成了一个有趣的游戏似的,孩子们从此再也没有说过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难。作为老师,教书育人,我们传播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每次讲到这个公式的时候,孩子们总是分不清分子和分母应该放在哪里,很容易混。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根号像一个家,分母跟着根号,就像你小时候,母亲总会保护你,在家守护着你,让你不收到外界的伤害。等你长大了,你在括号外边,妈妈依然还在家里,不过长大的你有能力了,你就可以保护她了,希望以后你可以保护好你的妈妈。一个小小的故事,令孩子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也受到了深深的感触。(左二吴萍老师)作为老师,希望把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希望孩子们能在高中有所收获,也希望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数学收获知识,更改变遇到问题的思考方式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严慈相济,润物无声赵田历史教师2021级7班班主任什么是教育?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里,我找到了精彩且富有诗意的回答。他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看来,教育即是铸魂。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班级里的孩子,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精心研究,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传授知识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教育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教育。落实教研会商,发挥集体智慧。面向新课改,集体备课中深挖课本的内容,抓住课堂核心知识,保证把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体现,在课堂落实,提高课堂效率。自我反思,对每日的课堂进行回顾、评价,找出问题,针对提升。组内相互学习,做到有效备课、有效听课、有效评课。精讲精练,提炼高效45分钟课堂。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发展,要求学生有知识基础,有学科间的联系,更要求经常进行运用逻辑手段、程序和方法进行认知活动。课堂中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贯穿古今,联系中外,形成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夯实基础提升思维能力为主攻方向。唯有教师钻得深刻,研得透彻,才可能在课上深入浅出,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才可能培养具有“专家思维”的学生。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我也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有循序渐进的启发。方法得当 趣味课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生就如同射箭,志就是射箭时用作目标的箭靶。我要求学生进校初期就要给自己设定目标。严格要求学生总结历次考试的得失,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向着理想目标前进。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庞杂而繁琐的人文学科。如何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我经常思索的问题。每节课我尽可能地展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索--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上来。课堂上,将语言精练准确,教态活泼大方,学习气氛快乐而愉悦,才能让学生们受益良多。浇花浇树,育人育心严慈相济,润物无声。作为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守底线,把学业完成;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贴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学生中赢得主动。抓常规,促评价。课前两分钟,抓住两分钟;课堂中,养成课堂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紧跟课堂思路的好习惯;课后,作业要求按时提交。日常工作、学习的小结也要落实到每次考试、每次检测,认真分析考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总结和评价,细看学生试卷,分析薄弱知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用真心对待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并发展他们的优点,缩小他们的缺点,让每一个孩子在班级里面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和学习。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以成绩好而偏袒,不以成绩差而歧视,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不急不躁,爱心教育,耐心沟通,更要注重因材施教,挖掘特长,助力其成长。心无褶皱,行至春光。想要看更远的风景,就需要跋涉千里,苦尽甘来那一天,山河岁月都做贺礼。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严慈相济,润物无声赵田历史教师2021级7班班主任什么是教育?在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这里,我找到了精彩且富有诗意的回答。他说:“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我看来,教育即是铸魂。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班级里的孩子,还有他们背后的家庭。这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精心研究,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作为一名教师,教学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传授知识是我们的本职工作。教育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教育。落实教研会商,发挥集体智慧。面向新课改,集体备课中深挖课本的内容,抓住课堂核心知识,保证把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体现,在课堂落实,提高课堂效率。自我反思,对每日的课堂进行回顾、评价,找出问题,针对提升。组内相互学习,做到有效备课、有效听课、有效评课。精讲精练,提炼高效45分钟课堂。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等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发展,要求学生有知识基础,有学科间的联系,更要求经常进行运用逻辑手段、程序和方法进行认知活动。课堂中剖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贯穿古今,联系中外,形成知识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夯实基础提升思维能力为主攻方向。唯有教师钻得深刻,研得透彻,才可能在课上深入浅出,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才可能培养具有“专家思维”的学生。为了做好教师这项神圣的工作,我也始终坚持不断地学习,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和教育教学刊物,在教学中力争做到有清晰透彻的思路,有循序渐进的启发。方法得当 趣味课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人生就如同射箭,志就是射箭时用作目标的箭靶。我要求学生进校初期就要给自己设定目标。严格要求学生总结历次考试的得失,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向着理想目标前进。高中历史学科是一门庞杂而繁琐的人文学科。如何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成为我经常思索的问题。每节课我尽可能地展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精心铺设台阶,把学生引导到“设疑--探索--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上来。课堂上,将语言精练准确,教态活泼大方,学习气氛快乐而愉悦,才能让学生们受益良多。浇花浇树,育人育心严慈相济,润物无声。作为老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守底线,把学业完成;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贴近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在管理学生中赢得主动。抓常规,促评价。课前两分钟,抓住两分钟;课堂中,养成课堂自己动手、自己思考、紧跟课堂思路的好习惯;课后,作业要求按时提交。日常工作、学习的小结也要落实到每次考试、每次检测,认真分析考情,有针对性地开展总结和评价,细看学生试卷,分析薄弱知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用真心对待学生,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现并发展他们的优点,缩小他们的缺点,让每一个孩子在班级里面都能自信快乐地成长和学习。在处理学生问题时,不以成绩好而偏袒,不以成绩差而歧视,不偏不倚,公平公正,不急不躁,爱心教育,耐心沟通,更要注重因材施教,挖掘特长,助力其成长。心无褶皱,行至春光。想要看更远的风景,就需要跋涉千里,苦尽甘来那一天,山河岁月都做贺礼。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学校优秀教师与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4月24日,潍坊恒德实验学校2023年“青蓝工程”师徒结对仪式在我校报告厅举行。教学曹校长宣读潍坊恒德实验学校青蓝工程条例及名单。“青蓝工程”采用“一带一”的帮教形式与小组式的帮学形式,努力实现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力求打造一支结构层次化、实践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化的优质教师队伍。一份契约 两份浓情19对师徒在结对协议书上郑重签字,这份协议架起了“青蓝”之间桥梁,也签下各自的承诺和期盼,传递着温馨的师徒情谊。签下的是期许,写下的是寄托。一份承诺,一声师父,尽显师徒情。写满责任 充溢期许校级领导为帮学组颁发“青蓝工程”责任书。一纸证书不仅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拿起证书的那一刻,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就落在了各位师父的肩上,以初心致敬匠心,以行动践行师承。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优秀导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学徒成长之路。在传承守正与自我革新之间,双方汇聚力量,抱团发展,携手育人,相遇美好。师恩似海 亦师亦友指导教师代表-鞠凯学员教师代表-耿瑶瑶指导教师代表鞠凯表示,结对后,我们会努力在业务上进一步提高自己,使自己无愧于“师傅”的称呼。在工作中,我们会毫无保留地与徒弟们交流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为我校青年教师的培养工程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学员代表耿瑶瑶老师在发言中说到,作为青年教师,很庆幸,在我们教育生涯刚刚起步的时刻,学校就为每位新教师搭配了教学上的师傅。我们将通过精心、虚心、耐心以及勤学、勤问、勤看、勤听,努力地向师父学习,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技能,刻苦钻研,走出自己的新大陆。殷殷嘱托,谨记于心,笃之于行学校校长孟相国充分肯定了青蓝工程对促进新老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孟校长强调“青蓝工程”要做到落地生根,重视落实工作,师傅要带德、带才、带教、带研,切实履行好自己在教育教学和师德师风上的“传、帮、带”责任。学员教师则要虚心学习、认真钻研,在实践中砥砺奋进,努力在师德修养、教学艺术和教育管理能力方面快速提高,在未来的教学发展中担当大任。独行快,众行远。本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的开展,为我校青年教师加速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相信在“青蓝工程”的推动下,师徒能够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共同谱写恒德教师发展的新篇章!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笃定初心 行稳致远石俊峰生物教师2021级生物组备课组长获评县立德树人标兵,县、市、省优质课,生物竞赛优秀辅导员等荣誉。怎样将丰富的知识和高尚的品格传递给学生,是高中老师永恒的课题。教学十几年来,我坚守教育初心,担当教育使命,严于律己,关爱学生,每天都用指南针般的意志和新鲜的热情实践自己的理想。“画规矩以成方圆”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始终认为,教育,首先要教孩子做一个好人,做一个不断发展的人。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最关键的阶段,老师需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己和他人,画规矩以成方圆,让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有底线有尊严、善良又坚定的人。在课堂管理中,我坚持“恩威并重,严慈相济”的管理策略。“恩”就是要对学生好,要居心公正,真心爱护,培养情感;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的爱心,与你有亲近感。同时也要再立威。“威”就是要让学生懂规矩,知敬畏。“威”,不是凶,更不是狠,应该是坚持课业原则,抓细节,不松动。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你的课堂纪律有刚性,不苟且,难偷安;你的课业标准很完备,无漏洞,不可钻。经过一年半的相处,学生们逐渐认同了我的做法,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改变了很多,变得更加懂事、更加热爱学习。“以为人父母之心行为人师表之实”面对学生的时候,我常常想,假如这是我的孩子,我希望老师怎样对待他?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就会明白作为一名老师,内心应有的期待和情怀。学生们可能调皮,可能成绩不好,但他们仍旧是一个好孩子。每个学生成长的步调不一致,但在教学工作中持之以恒,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不忽视每一个教育的机会,假以时日,学生必能成就一个最好的自己。为人师者要看到学生们发展的可能性,像父母一样对他们充满期待、充满信心。这种信心也一定会被学生感知,可以促使他们树立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昂扬的斗志。同时,为人师者还要有一颗仁爱之心,理解并保护少年的纯真,用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构筑坚固的堡垒。刚开始的时候,如果班里的一个同学被批评了,其他同学就会哄堂大笑。我就跟带头起哄的几个同学谈话:“同学被批评了已经很难过了。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就应该保护他,不要让他更尴尬;如果你们没有那么要好,那就装作路人没看见没听见,这也是我们对待他们最温暖的善良。再说,或许有一天你也被批评呢?被全班同学哄笑的感觉并不好,对不对?”经过这样的引导,班里起哄的事情就基本消失了。每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我就报以热情的赞扬;受到挫折时,我会送上一句真诚的鼓励;遇到困惑时,我会给与及时的疏导......用平等关爱的心与学生对话沟通,就达到了“以爱育爱”的效果。“让生物课成为‘活的’”在我的理念里,教育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近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高中的生物的知识都是微观的,无法用眼睛看到,也无法用手触摸,如果仅靠讲授,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创造一些小方法,让学生真切体验这些奇妙的生物过程。因疫情上网课,无法在实验室里进行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我设计了酒精+墨水在纸条上的扩散实验,引导学生去类比想象;在学习细胞分裂时,学生理解不了染色体的变化,我就用纸壳做了模型,并让学生用超轻黏土模拟了变化过程,将不可见的微观世界呈现在眼前;学生记不住巴氏消毒的处理方法,我就启发他们联系实际:“去饭店吃饭,你要用80--90℃的水烫碗筷,但不要只是涮一下,要待30秒到一分钟才有用。”这样联系生活,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我们还用玻璃球模拟了科学家的遗传实验,在实验室里培养了酵母菌......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物课不是高高在上的书典,而是“活的”,就在手边,就在生活里。对我来说,教师和学生不只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而是在平等和谐的心灵交融中共同提升的同路人。师生是一种缘分,也是一种真情,我将在甘苦中体味教师的价值,在付出中收获育人的幸福,与学生一起,在通往优秀的路上一路前行。
为丰富教师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广大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3月28日,我校举行第二届教职工趣味运动会,全体教职工欢乐参与其中。趣味运动会精彩瞬间本次运动会设置了定点投篮、跳绳、多人跳绳、踢毽子四个趣味比赛项目,参赛队伍分别为处室代表队、高一年级代表队与高二年级代表队三支队伍。在这场“趣味运动会”上,老师们一改往日形象,变成了活泼、有趣、生动的代名词,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就让我们来一睹他们的风采吧!定点投篮……在投篮比赛中,教师们认真把握每一次投篮机会,屏息凝视,目盯篮筐,全力投篮。有的功底扎实,技术娴熟,动作稳健,连投连中;有的接球、瞄篮、出手,一气呵成,博得阵阵掌声,一个个篮球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多人跳绳……经典的跳大绳环节,甩绳的技术,跳绳者的节奏,跳跃的高低配合,就连啦啦队的加油号子都要相得益彰。只见甩绳的运动员们用力挥舞着手臂,绳子在空中一上一下地翻转着,勾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同时,队员们随节奏站立起跳,他们与跳绳完美契合,每一次跳跃都如同恰好合适的齿轮完美运转。集体跳绳比的也是团队之间的默契,一根跳绳,连接的是团结和友爱。一个个跃动的身影,让我们看到大家的团结与奋进,积极与进取。一分钟个人跳绳……随着裁判一声哨响,大家个个精神抖擞,只见绳子在老师们的脚底下“嗖嗖”地穿过,轻盈跳跃,身手敏捷。大家完全沉浸在比赛带来的欢乐之中,一根根彩绳飞舞,一张张脸庞在彩绳的舞动下闪烁着光芒。重要的是参与进来、跳动起来、团结起来的心情,活力充盈在每个人身上,灵动的身影为校园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90秒个人踢毽……老师们轻装上阵、各显其能,使出浑身解数。五彩的毽子上下翻飞,妙趣横生。比赛中不乏有紧张激烈角逐的场面,但听到更多的还是大家愉悦的笑声和喝彩的掌声。热烈的气氛感染和弥漫了整个校园,感受到运动带来的快乐。经过裁判员的分数统计,体育组刘营老师宣布最终比赛成绩,并由各位校级领导将学校精心准备的奖品颁发给运动健儿们。获奖合照……高二年级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高二年级代表队荣获定点投篮团体一等奖高一年级代表队荣获多人跳绳团体一等奖处室代表队荣获定点投篮团体二等奖高二年级代表队荣获多人跳绳团体二等奖高一年级代表队荣获定点投篮团体三等奖处室代表队荣获多人跳绳团体三等奖个人跳绳前八名90秒个人踢毽前八名一场与自己的竞赛,一次凝心聚力的活动,一份集体面对的考验,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趣味比赛 “师”放活力,众志成城 “燃”动青春。本次活动虽然短暂,但充分展现了学校教职工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教师们从中获得了参与的快乐与获胜的喜悦。未来,学校将不断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希望全体教职工以更好的姿态投身于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