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牢记“担当、忠诚、务实”学校价值观,公众号特推出“来恒德,有所得;来恒德,要发光” 栏目。在这里,老师们、同学们将日常的点点滴滴化为笔下的文字,或讲述与同事、学生的难忘故事,或回忆工作中的暖心瞬间,或表达对学校、学子的祝福。这些寄语是老师们心灵的低语,是他们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见证,更是他们追寻、实践教育家精神的点滴沉淀。让我们开启这趟温暖的文字之旅,走进教师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HD教途同勉 · 二五新程祝所有的同事在2025年中:教坛砥砺岁月长,春风化雨润心房。智慧之光启后辈,师表风范树榜样。二零二五钟声响,感恩之心永不忘。育才强国肩重任,桃李满天心共赏。新的一年,愿与共事。携手并进,继续书写新篇章!亲爱的同事们,新年快乐!刘永祥HD校启新岁 · 师生共进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愿我们的学校越办越好,师资队伍日益强大,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愿我们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同学们更加勤奋努力,追求学业与人格的双重提高。愿我们的校园大家庭更加和谐融洽,让我们一起用智慧和才华书写美好的篇章,为学校带来更多的成功与荣誉!祝福所有师生在新的一年里开心度过每一天!王吉军HD逐雪寻春 · 携志奋进To老师们:每片雪花都朝着春天飘去,新的一年,我们仍将面对生活的欢笑和泪水,担负工作的负担和重任,让我们更宽容、更勇敢、更善良,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渡口,千帆俱进,山遥水阔。愿我们结伴同行,携信念行走山海,以奋斗回应时代。2025,祝大家云程发轫,万里可期。张晓彤HD读以致知· 同行奋进同学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泓清池,必须不断有清泉的注入,否则,即使不干涸,也很容易混浊。读书也是一样,读书贵在坚持,要用心去感悟每一个文字。相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目标,且为之努力,我们也许慢一点,但我们在进步,不后退,相信坚持的力量,最终会取得满意的结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老师和你们在一起,我们砥砺前行,共同为心中的目标奋进。张玲玲HD青春多姿 · 守正成长致学生:少年各有所爱,玫瑰不必长成松柏。你可以是玫瑰、是蒲公英、是路边不知名的小草,但是希望我们都能三观正直,不弯不折,堂堂正正的挺拔生长!曹春婷HD燃梦教途 · 悠享生活亲爱的同事们:
第十五周升旗仪式教师演讲(语文组-李俊涛)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是2024年12月30日,距离2025年还有两天,距离期末考试14天,距离2025年高考159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已经进入“冬学”的最关键阶段,既是预备,准备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也是收获,我们即将为2024年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相信自己,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同。同学们正处于人生的黄金时期,每个人都蕴含着无限潜力,犹如等待雕琢的璞玉,只要坚信自己,定能绽放出璀璨光芒。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未来的道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披荆斩棘,实现超越。学习上,你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攻克难题,取得优异成绩;生活中,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挫折,拥抱美好的未来。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我想送给同学们几句话。自己的不完美,接纳不是每一颗星星都是最亮的,也不是每朵花都是最美的。在心情不佳时,抱一抱自己,与自己握手言和。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先接纳自己的不够完美,从焦虑和自卑中走出来,你才能拥有提升自己的自信和勇气。认可自己的付出,也坦然承认自己的不足,接纳过去的自己,从失利中学会思考,才能成就未来的自己。心中的梦想,坚定梦想是最璀璨的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方向。相信同学们在2024年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奋斗、逆流而上过。你要坚信,你那些为梦想拼搏奋进的日子,恰是生命中最炽热的篇章。你的时间花在哪儿,人生的花就会开在哪儿。每一次跌倒后的爬起,每一次迷茫中的坚守,都会让你离心中的梦想更近一步。新的一年,请保持那份执着与勇气,去追逐那熠熠星光。2025,满心期待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期。2025,等待着我们去书写和创造。请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去迎接吧。或许会有新的机遇,或许会在某个转角遇见惊喜,或许能突破自我,迈向更高的山峰。新的一年,愿你锐意进取,勤耕不辍,在高中这一片土地上,播下种子潜心耕耘,以坚定的心态迎接一切磨难,定能遇见草长莺飞、春暖花开。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空。无论遇到怎样的难题,老师、家长和同学们一定是你坚强的后盾,或许目前仍有些困惑、迷茫,请一定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未来一定有属于你的一片霞光。学生演讲(高三4班-张晶晶)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我想说:从明天起,做个相信自己,不断超越的人。在人生的旅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目标。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常常让我们感到迷茫和无助。面对黑暗和困境,那些用力发光的人,总能见着光。人生如一场修行。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艰难时,潦倒新停浊酒杯。但生命的跋涉不能回头,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要会当凌绝顶;哪怕无人会登临意;也要猛志固常在。如果命运是世界上最烂的编剧,你就要争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员。你要去相信,时光且长,你终将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拥抱独属于你的未来。但或许很多人都曾为或正在为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现在距离期末考试还有14天,很多同学可能会产生“考前焦虑症”,那么我们该如何渡过这份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呢?第一,脚踏实地求进步。什么是真正的学习,在课间、周末、家里,别人看不见的时候的学习,可能才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得要一道道题做,一节节课上,一天天学。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细节,在每一个细节中提升,在每一个细节处进步,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向前。第二,超越自我成新我。有了前面脚踏实地的努力,那么超越自我就是必然的事情。有时候我们会感觉已经很累了,压力很大,但是在巨大的压力之下,进步、成绩都会成为对自己的付出最好的回报。考试过后,要有敢于评判、直面成绩的勇气,无论成绩如何,都不要沉湎在过去的痛苦中无法自拔,保持坚强的心态,关关难过关关过,不断从练习中反思总结,破茧成蝶,塑造新我!超越自我,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在点滴中积累,在岁月中沉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不断地学习、进步,不断地突破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舞台上,演绎出精彩的华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让我们以勇气为帆,以坚韧为桨,以进取为舵,超越自我,驶向成功的彼岸。最后,希望我们每个人走的路都繁花盛开,人声鼎沸!相信每个用力发着光的我们,都终将见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那道光!
近日,第十八届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高三组省赛结果揭晓,我校共有58名学子获得奖项,其中省级一等奖4名(晋级决赛),省级二等奖16名,省级三等奖38名。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由教育部批准,中国写作协会主办,武汉大学文学院、课堂内外联合承办。大赛致力于挖掘和培养一批具有语文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每年都有许多考生通过参加创新作文大赛叩开名校的大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语文学科组精心筹备,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取材,发挥想象、尽情书写。同学们踊跃参加、积极备赛,紧扣大赛主题,结合自身所学所想融入到字里行间。指导老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反复研磨,最终呈现出了一篇篇优秀的文章。获奖学生与指导教师合照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指导教师我校长期致力于创造浓郁的读书氛围,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及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次作文大赛成绩的取得有力地彰显了我校作文教学的丰硕成果,也将激励更多学生在各类作文大赛中展现风采。
教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每一个苦思的问题,都是成长的契机。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教育生命力的迸发。每一场教研的分享,都是集体教育智慧的传递。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教研工作向更深层次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我校举办教学能力展示课活动。在活动中授课教师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课堂展示1《水循环》高辉高辉老师的授课内容为高中必修一《水循环》,课程伊始,以生活中常见的降水现象引出主题,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学过程中,运用丰富的图片、动画展示水循环的过程,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复杂的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课堂上师生互动活跃,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的意义,学生们积极回答,展现出良好的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关系各抒己见,培养了合作探究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但在时间把控上略有不足,后续将进一步优化教学节奏,提升教学效果。2《Listening&Speaking》付琦文付琦文老师以新人教版(2019)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Unit1 Science and Scientists—Listening&Speaking为教学内容进行听说课教学展示。本节课分为导入、听前、听中以及听后活动。付老师以听力文本中Judy和Bill的故事导入整节课,提升学生课堂兴趣的同时,也链接了听力文本内容,让学生在听前内容上有所准备。在“听中”环节,付老师细心观察学生状态,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在“听后”环节,付老师加入了贴近生活的科学小实验,让学生思考科学与生活、科学与未来发展的关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刘阳刘阳老师的课程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本节内容由“核酸的种类及分布”、“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碳链骨架”三部分构成,在整本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中,教师主要使用了PBL的教学策略,辅以情境创设策略与合作学习策略,引导学生将静态的二维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动画图像构成的动态三维微课,课堂氛围活跃,师生配合默契,学习目标顺利完成。4《Cultural Heritage》刘晓倩刘晓倩老师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听说课为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听力文本中对青少年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描述,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动中。在本节课中,刘老师打破了常规的教学方式,让国际青少年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走进课堂,让学生亲自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刘老师通过探究、采访以及新闻报道等活动,把学习活动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所倡导的关联性,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课堂参与的积极性。5《Natural Disaster》杨沐杨沐老师以新人教版(2019)必修1Unit 4 Natural Disaster为主题,以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为教学内容进行读思课的教学展示。本节课内容主要讲述了唐山大地震,是一篇文学性新闻报道,不论是在内容还是文章篇幅都增加了难度。在教授过程中,我结合了电影《唐山大地震》,将课堂设计分为四大部分——天启、灾难、涅槃、重生,形式新颖,让学生更容易完成课文的学习和阅读技巧的提升。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展示活动是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坚持开展的校级教研活动之一,目的是“借活动促教学、借活动促教研”,通过带动学校教研氛围逐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构建务实高效课堂。
学习践行价值观 争做发光恒德人编者按:2024—2025学年是学校提质增效、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践行学校“担当、忠诚、务实”价值观,调动全校教职工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开展了“学习践行价值观,争做发光恒德人——学校大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活动。各年级、部门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根据年级部门特点和教职工岗位具体要求,从”我干了什么、该干什么、要怎么干”等角度开展了相应讨论。通过对日常工作的小切口深分析,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形势任务,强化责任担当,推进学校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快速发展,提高全体教职工的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本公众号会陆续刊发各年级、部门学校发展大讨论的探索成果,以期相互借鉴,共同推进大讨论成效的落地落实。学校大发展 我该怎么干在学校大发展的浪潮中,教师作为教育的重要力量,承载着推动学校进步、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使命。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教师不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更要积极适应教育变革,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01提升专业素养,奠定坚实基础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教育质量的基石。在学校大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首先注重自身知识的更新与拓展。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读教育论著、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充实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教育技术的发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资源利用等,以科技赋能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在咱们学校,领导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分享最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前期的心理讲座,让老师们更清楚的了解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好的教学。教师们积极响应,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还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在更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新教师培训优秀个人表彰(右一)0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潜能创新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教师应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通过采用情境教学、项目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咱们学校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引入了“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将英语知识融入趣味游戏中,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乐中成长。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英语知识。03.关注学生发展,实施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需求。在学校大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困惑,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在咱们学校每个老师和学生都会有导师帮扶的时间,而且认真批阅学生的成长日记。日常工作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发展规划。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得到了充分发展。04.参与学校管理,共谋学校发展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在学校大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参加教职工代表大会、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等方式,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学校的进步。综上所述,在学校大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从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发展、参与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