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晚,我校高二年级举行“早安恒德”语文、英语激情早读成果展示PK大赛。大赛前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朗朗的读书声伴随着风声、雨声,恒德高二学子以高考为风向标,锐意进取,斗志昂扬,在背诵赛场上“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尽展“书生意气”。本次背诵大赛以班级为单位,选取5位同学作为班级代表参加大赛。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PK班级。比赛分为四大环节:①对答如流:高二年级以班级为单位两两PK;②眼疾手快:5个晋级班级两两PK,抽空小组直接晋级;③一站到底:按要求回答问题,每组9题,车轮战,轮流回答;④变化多端:由高二年级主任曲主任现场抽取学生背诵。Round 1对答如流比赛第一关,10个班级两两PK,根据在屏幕展示的题目回答单词注释或诗词语句,答对数量多者获胜进入下一关,本轮将有5个班级晋级。选手们紧盯屏幕,快速回答,紧张刺激的气氛充斥着整个活动会场,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为勇士们加油打气。Round 2眼疾手快比赛第二关,5个晋级班级根据默写纸上的提示,写出对应答案,每组10分钟答题时间。选手们紧蹙眉头,侧耳思考,奋笔疾书,挥洒自如,将一个月以来的背诵成果展现在答题纸上。Round 3一站到底比赛第三关,晋级的三个班级选取两名选手同时上台,按要求回答问题,每组10题,车轮战,轮流回答,答对计2分,答错扣1分。不可过题,同时每组可以现场求助场下同学2次,求助答对计2分,答错扣1分。Round 4互动环节:变化多端
为引导我校教师深入研究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正确理解“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下的考试要求,及时总结近几年高考重点,我校于9月26日,组织各年级教师进行高考真题演练。本次考试试题精选近五年全国高考真题,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三个年级、九大学科近百名教师参加。考试现场,老师们准时进入考场,按考号就座,沉着思考,认真作答。校领导全程监考,一切按照考试流程有序进行。研做高考题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做”是途径,“研”才是目的。通过研做高考题,教师可以深刻理解高考出题思想和命题情境,多维度分析知识点的考察方式和综合应用。老师深入研究高考题,更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和易错点,对教师日常教学和高考备考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考是一场选拔性考试,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往往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还包括思维能力、阅读速度、考场心态、应试技巧等等。老师以身作则,亲自体验考场作答情境,掌握命题思路,体会学生应试心理,对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周升旗仪式教师演讲(2022级年级主任曲劲光)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荀子》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可见,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 大家可能听说过这样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遨游了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当时几十个宇航员在培训,为什么加加林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参观前,只有加加林一个人把鞋脱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就是这个细节,一下子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感动了他。罗廖夫说:“我只有把飞船交给一个如此爱惜它的人,我才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于他良好的习惯。有人开玩笑说:成功从脱鞋开始。实际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好的习惯能够给人带来更多成功的机会,坏的习惯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走向失败。学校是一个育人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校园的文明直接折射出社会的文明,而每个同学的言行举止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文明素养程度。“良好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作为恒德学子,最基本的就是应该遵守《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学生手册》,从自身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生活起居、学习行为、与人交往等方面来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心里知道该怎样,未必能养成好习惯;必须亲自去做,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好习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作为中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对于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至关重要。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的综合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帮助我们完善自身的道德品质。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点滴小事,积累成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要小看每一件小事,它正是你素质修养的体现,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做了一个好公民,也或许在不经意间你就违反了规章制度。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按照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古今中外的例子都能证明。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祖国的未来,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自觉遵纪守法。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播下好习惯,收获绚丽人生!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美丽校园。学生演讲(高二7班-王铭)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九月初我们举行了秋季开学典礼,校园中又充满了新鲜的活力,也添加了忙碌的身影。新的学期,新的征程,孕育着新的希望,预示着新的成绩。在正式开始演讲之前,我想与大家分享一则寓言故事:骄傲的河水不再满足于安分守己地灌溉庄稼,推动巨轮,它认为死板的河岸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剥夺了它的自由,于是,它一气之下冲毁河岸,涌上了原野,吞没了房舍,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灾难。可正当他认为找到向往已久的“自由”时,却由于蒸发和大地的吸收而干涸了。直到那个时候,它才明白,河岸的存在恰恰是在保护这未经世事的它,世间本没有绝对的自由,那么我们该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相对的“不自由”,去看待身边的“条条框框”呢?有些人选择了埋怨,有些人选择了忍耐,而我却想说:我们要---感恩常规。多数情况下,同学们都是与常规相伴,常规也报以我们最大的微笑。进入恒德实验的日子里,规律的作息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安静的自习让我们的学习值得赞扬;整齐划一的校服显示出恒德人的团结。感谢常规,让我们拥有一切进步的可能;感谢常规,让我们拥有他人难有的荣耀。试想,一所常规要求不能保障,纪律涣散的学校里,我们是否还能奢望安静地休息,专心地学习呢?叶圣陶先生说:坏的常规习惯,就像疾病一样,使人受害终身。这些坏的常规习惯、影响了同学们的形象,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也影响到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还损害了班级和学校的荣誉。我们应该把这些坏的常规习惯统统抛弃。要怎样才能改掉原来的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首先是靠自律。因为就算家人和老师现在能够约束你,但长大以后的生活,却还是需要你自己全去面对的。其次,好习惯需要坚持。一个习惯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它需要长期坚持、循序渐进。最后,好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老师、同学的肯定与赞美。赞美不仅是对自身努力的回报,更是一股无穷的力量,推动我们克服惰性,养成良好习惯。培德曼曾说过:“播种一个行动,你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就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就会收获一个命运。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努力吧!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护自救能力,9月21日,我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应急预案 详细部署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了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部署会。会议明确了演练的流程,对各班级的疏散路线、各岗位人员分工及注意事项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本次演练做好充足的准备。消防安全 教育先行各班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逃生和自救知识,明确演练的时间、要求以及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应到达的区域。演练期间,医务人员时刻待命,保障同学们演练期间的身体安全,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实战演练 井然有序下午3点40,警报声响起。老师们快速反应,带领学生捂住口鼻,低姿弓背,快速有序撤离。整个疏散过程高效、安静、有序,全校师生均从教学楼安全撤离,无拥挤、踩踏现象发生。到达安全地点集合完毕后,各班班长开始清点人数并上报年级主任,保证学生全部及时、安全撤离教学楼。实操训练 遇火不慌为帮助同学们认识火灾的特点和危险性,了解日常防火常识、初期火灾处置方法,学校安全办主任范嘉祥对灭火器的种类、结构原理、操作使用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并现场演示灭火器的操作使用,邀请各班级学生代表上台操作使用灭火器。场下学生认真观看,演示效果深入人心。演练结束后,范嘉祥主任对本次疏散活动中优缺点进行点评,同时呼吁全体师生要重视安全疏散演练,安全无小事,用心演练方能够防患于未然。通过开展本次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增强了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能力。学校将以此次演练活动为契机,持续抓好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为师生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为创建平安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为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强化管理,9月18日,我校召开高三年级全体教师会议。会议由高三年级主任李培水主持,校长孟相国及全体高三教师参会。分享交流 切磋提升传承备考经验,共享备考资源。两位教师就参加潍坊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研讨会学习心得进行分享。语文组张晓彤老师就语文学科学习心得进行分享,张老师表示在复习过程中要用教材复习,而不是复习教材。语文五本教材要相互打通,重组整合,精选重点文本,把类似文本放置在一起,由文本引出必备知识点,同时聚焦高考考点,结合近几年考高命题规律,挖掘高考元素,集中训练。学习过程中不能放过课本的任何一处,整合教材单元学习导语,每课的学习指导和单元学习任务,找出训练点,依托课本,专题复习,逐个击破。数学组宗美莲老师围绕课堂授课模式与落地执行方法两方面进行心得分享。宗老师指出在课堂授课中要做到先预习后授课,完成学案,重在自我思考;先基础后提升,基础题以学生练习和展示为主,老师适当点评;先高考题后变式,透彻了解题型和通性通法;先练习后总结,总结基础知识框架,总结题型,总结做题经验。在落地执行时要鼓励学生整理思维导图,熟悉大单元的知识框架,对整个章节的内容和中心了然于心;要以学生为主,少而精,贪多嚼不烂,用较少的题撬动较多的知识结构;要重视平时的小章节测验,将以考代练贯彻下来,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知识漏洞以及做好自我教学的调整。谋篇布局,蓄势起航高三年级主任李培水对高三阶段的管理和计划进行了说明。一是要加强教研,各备课组对新高考研究,明确命题方向,确定重难点,选择合适的复习方案。二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认真落实各项措施,科学有序推进复习备考,班主任、备课组长要扛起责任,管好学生,带好教师,带领师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复习备考之中;三是要注重课堂纪律的管理,从而有效组织教学。要加强常态化管理,严抓日常纪律、学生行为作风。孟相国校长进行总结讲话,孟校长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要精心设计,精选内容,精讲习题,精评作业。每一位教师要认真备课,高效教学,精细管理,不断提高课堂效率,为学生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一次交流,一次分享,一次提高,此次年级教师会的召开吹响了各学科组向2024年高考进军的号角,相信有学校的整体规划,领导的精准指导,老师们信心满满,干劲十足,定能助力恒德学子圆梦高考!
即便已经是迈入高中的大孩子了,父母仍会担心挂念:学校里饭菜好吃吗?上课听得懂吗?同学间相处融洽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恒德,探寻一下高一小萌新们的日常生活吧!朝气满满的早读迎着朝阳,同学们“满血”上线!全体学生平举学习资料,挺胸抬头,声音洪亮,或回顾温习昨天的知识点,或预习朗读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同学们用声音点燃激情,朗朗的读书声遍布整个校园。引人入胜的课堂课堂上,老师们风趣幽默,细致严谨,学识渊博,一丝不苟,课堂高效。同学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分秒必争,一节课下来收获满满。同学们意犹未尽,利用课余时间回顾知识点,整理笔记,把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解决在当下,课堂变成了同学们的“知识乐园”。求学若渴的课间答疑下课铃声响起,办公室、走廊里挤满了学生,一本书、一张卷、一支笔、一道题,这就是恒德学子的课间,穿梭在教室与教师办公室之间,畅行在探求真知的坦途上。同学们争分夺秒的珍惜这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时间,努力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老师们则详细、耐心地解答,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活力四射的健康跑操结束收获满满的课程,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广场开始跑操,积极锻炼身体。青春洋溢的脸庞上写满了自信,同学们激情飞扬,活力四射,口号响亮。他们向阳而生,青春激荡;他们迎风而上,绽放自信光芒。尽情享受的美味食堂经过长时间心无旁骛地学习,同学们的肚子开始咕咕叫起来,拉起小伙伴,我们一起冲向食堂。恒德有令人艳羡的神仙食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鲜嫩多汁的鸡腿,酸甜可口的糖醋里脊······各种各样美味的食物甚至让我们有了“选择困难症”,美美地吃一顿饭,幸福感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