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曾被名家誉为“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3月2日晚,全体高一同学齐聚报告厅,聆听了“衣食红楼”主题讲座。本次讲座活动由语文组王玉莹老师主讲,2022级高亦桐同学主持。王老师围绕《红楼梦》的人物和故事线,对剧中服饰与美食进行了详细介绍,并用”观衣识人“的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学们热情参与,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在游戏中增进了对红楼人物特点的了解。《红楼梦》介绍为营造一堂趣味的“红楼”课堂,王老师从整体介绍了《红楼梦》中丰富多彩的人物服饰特点与美食文化,用丰富的服饰、美食插图,精彩的原著文字、直观剧作视频等,生动展现了《红楼梦》中的经典“穿搭”与“美食”,吸引同学们走进《红楼梦》,品味红楼“衣食”文化,探寻“红楼文化”。衣:林黛玉服装着墨较少,因为她是“绛株仙草”不食人间烟火。宝钗的服装华丽,描写多,可显出其“内热”的性格。《红楼梦》中人物的个性化装束与身份地位以及性格、命运紧密相连,代表了人物个性化的审美选择和心灵诉求。食:枣泥馅山药糕,豆腐皮包子等等。正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些用料考究、制作过程精细繁琐的美食体现出那个封建大家族的奢侈生活,让人感叹不已。小游戏“观衣识人”,考验同学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判断力。王老师通过图片展示不同人物的服饰,随机挑选同学上台,每人两张图片猜人物,全部答对的同学即可抽取老师们精心准备的“红楼梦“主题奖品一份。获奖同学领奖这次活动以”衣食“为小切入口,让同学们对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有了更浓厚的阅读兴趣。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进一步走进红楼、了解红楼、爱上红楼!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用心浇灌,静待花开郭明菊化学教师大连理工大学(双一流) 硕士教育格言: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珍宝,让每一个孩子获得爱的教育。摘要:新授课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当堂达标,即围绕“让所有学生都学好”这个核心,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出发点,以及时的反馈矫正为基本手段,想方设法地优化教学过程,全力以赴地让每位同学都当堂达成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了达成以上目的,化学教学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发掘教材及所教课题中的各种因素,使学生能积极、热情地去感知和认识。课堂上不断给学生惊喜,让学生觉得:这节课有意思,我得好好听。具体说来,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至关重要:一、备教材没有充分准备的教师上讲台,充其量是“信口开河”,根本谈不上驾驭课堂,那么,怎么做算是备好教材呢?1. 备起点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适的起点才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学生才能学会,才肯学习。起点过低,学生没有兴趣,不愿意学习;起点过高,学生听不懂,不想学习。2. 备重点教师上课前心中有重点,在课堂上才能保证重点内容重点讲,以重点内容为中心,构建课堂,启发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内容。3. 备难点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确定了难点,一定要认真分析和研究,抓住关键,逐步引导学生突破这些难点,帮助学生解疑答惑。二、备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备学生是教学的重要步骤。1. 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爱好、人际关系等,如此才能全面客观地分析学生、认识学生,再通过对班级同学地分析、比较、归纳,得出最有利于本班同学的教学方式。《成长日记》作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在帮助了解学生情况方面,其重要性就尤为凸显啦。2. 发现学生的兴奋点学生的兴奋点就隐藏在学生的个性和潜质里,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发现自己那些能引发学生积极反应的言行举止,这些就是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在课堂中适当利用这些学生的兴奋点制造课堂惊喜,制造新的知识展示形式,学生才可能变无奈、被动的学习为愉悦、主动的学习。三、创设激情课堂1. 充分利用个人魅力作为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和人格有魅力,一种吸引学生的魅力,根据自己的身心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魅力展示方式,使自己的课堂有一种吸引学生心灵和兴趣的力量。每次上课,学生都会被教师的课堂魅力所吸引,一到下课就想着下一堂课早点到来,开始新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怀念你的课了,如此在课上也更加珍惜每分每秒的课堂时间。2. 发挥各方面的感染力带着微笑进课堂,用教师自己的眼神、表情、语调表达对学生的关爱和期望,“此时无声胜有声”,利用无声的语言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特点和个人魅力,制造课堂趣味,使学生在学习中充满乐趣。化学课前一个简简单单的趣味实验,都会使学生觉得学习化学很有意思,对化学学习充满了期待;教师利用自己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个性多样的肢体语言等都可以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3. 合作共赢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但真正的课堂主体却是学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所有学生都学好”,因为我们老师必须有放弃“一言堂”,让学生自己真正投入到学习中来。四、有效利用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化学教学同样富有科学性。作为化学教师,坚信“事实胜于雄辩”,我们要善于运用化学实验科学性、真理性的特点,说服感染学生。用实验证实书本上的知识,既能使学生信服,又能给学生留下较深的直观印象,从而使化学教学事半功倍。学生感悟总结化学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还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授化学的人先被化学的魅力所折服,学习化学的人才可能被化学深深地吸引。教师真正做到“传道有术、授业有方、解惑有法”,课堂教学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充分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决战高考100天是梦想我们在早春播下金榜题名的种子2月27日下午,我校举行了“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学校领导、高三年级全体教师齐聚现场,共同见证高三学子百日誓师的重要时刻,仪式由高三学生赵思寒主持。决胜高考,载梦出征高三年级主任王瑞生在发言中说到“奇迹总是由强者创造”,这100天我们要打一场漂亮的胜仗。王主任鼓励同学们要相信自我,深挖潜能;要注重方法、讲求效率并持之以恒的坚持;要相信老师,严守纪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快人一步,才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决战中获胜。教师代表张大伟老师在发言中向同学们做出承诺,高三全体教师将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备好、上好每一节课;悉心关心、帮助每一位同学,永不言弃;潜心研究高考,以百倍的努力引领同学们夺取今年高考的胜利。高三1班的张书华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表示,清晨号角中,我们朗朗的书声,唤起东方日出。夜幕月辉里,我们奋笔疾书,换来奋斗的喜悦。我们要在上课的时间认真听讲,查漏补缺,把最好的状态投入到复习里,才能充实过完高考冲刺的一百天!师生宣誓燃斗志,风起扬帆正起航教师宣誓环节,2020级副主任曲劲光领誓,全体高三教师庄严宣誓,在今后的百日征程中,牢记使命,科学备考,做好学生坚强的后盾,为高考保驾护航。学生宣誓环节,高三(1)班张书华同学领誓。高三学子们举起右手,握紧拳头,以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声音庄严宣誓,声音响彻会场,表达了恒德学子面对挑战毫不畏惧,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全力以赴,绝不低头的信心与决心。校长讲话寄厚望,勇毅前行踏征程孟相国校长对同学们提出了四点期望。第一,保持自信力;第二,保持自制力;第三,强大自愈力;第四,强大自驱力。孟校长表示,只要有信心,有目标,方法对头,奋勇拼搏,在这100天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要相信自己就是即将出现的黑马,每个人每天24小时,要做到分秒必争,控制好自己的脚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愿同学们能以百日誓师为新的起点,勇毅前行,坚决打赢高考这场攻坚战。以奋斗实现梦想,靠拼搏铸就辉煌,用责任和使命谱写青春无悔的乐章!签名仪式绘锦程,学弟学妹送祝福学弟学妹们将祝福浓缩于贴纸中,给高三学子送上了自己最真诚的祝福。以百日之期,赴梦想之约。高三学子们于签名墙郑重签下姓名,是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更是对百日中勇往直前,奋力拼搏的承诺。握紧的拳头,是努力的决心;铿锵的誓言,是坚定的承诺!没有经过拼搏诠释的青春,只会是苍白的;没有经过奋斗考验的青春,只能是遗憾的。一百天,是冲刺的一百天,是造就人生辉煌的一百天。“春风得意马蹄疾,最是金榜题名时”!一百天的汗水挥洒将饱满六月收获的果实,一百天的拼搏苦战将嘹亮六月归航的凯歌。
少年振衣,可作千里风幡,少年瞬目,亦是万古清流。秋天的硕果不属于春天的赏花人,而属于春天的耕耘者。昨日洒下勤奋种,今朝一搏必成功。Vol.1晨读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年读书时,晨光熹微,高三学子已开始晨读。Vol.2跑操生命在于运动,洋溢青春朝气的高三学子,于课间后,奔跑在操场上,开启满满活力的一天。Vol.3学习▼教师细致讲解答疑解惑、悉心授课▼学生专注听讲紧跟课堂节奏几分钟的课间,能做什么?也许是再背诵几个知识点。也许是向老师请教一道题从早读到晚自习 ,从红日初升到繁星点点,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Vol.4课余课下阵阵欢笑和张张笑脸,缓解了备考的疲惫,放松了紧张的心情。运动放松身心补充能量继续奋战劳逸结合让高三学子放心备考,这就是恒德高三学生的日常掠影。平静如常,努力依旧,今天的“劳逸结合”,只为梦想在六月飞翔,希望高三学子们珍惜光阴莫放松,心怀梦想,必至远方!
2月16日下午,我校高一年级组织开展导师帮扶座谈会,了解学生需求,倾听学生心声,为学生快乐成长把脉。走进教室,你会发现老师与同学们环坐四周,面对面畅所欲言、暖心交流,同学们结合自身目前学习情况,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一向帮扶导师们请教。同学们有的询问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有的向老师请教如何补差,有的关注同学人际关系,还有的与老师讲述考试退步的困惑……帮扶导师们则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学们目前学习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一对一现场解答和疏导,帮助同学们克服困难。同时在交流谈话中也使同学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增强了学习、生活的自信心。交流会上,孟校长来到班内,为同学们进行现场指导,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令师生们受益匪浅。在恒德,自学生高一步入校园开始,便拥有了自己的“专属导师”,量身定制的学习目标、触手可及的每日计划、个性鲜明的辅导方案,从基础训练到能力提升,让每一位同学获益匪浅。一名帮扶老师负责一组学生,从知识夯实、心理辅导、学习反馈,到每次辅导后的情况记录,再到作业的二次反馈,任务明确、措施具体、跟进到位,环环相扣确保每一个学生“不掉队”。导师帮扶:属于我校教学管理中的特色活动之一。在我校,每个学生有固定的帮扶导师,每位教师都有帮扶学生。帮扶导师利用课前饭后、课外活动等课余时间跟学生谈心交流,答疑解惑,每天批阅学生的成长日记,每周跟学生个别辅导,每月与家长交流反馈,用爱心、耐心和细心,唤醒学生觉悟,激发学习内驱力,带领学生走出安逸,主动进步,快乐成长学生感悟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在“做”。为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校高二年级在实验室开展一堂题为“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的生物实验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基础实验技巧。实验前,生物组教师石俊峰、刘璇、肖秀全面开展实验规划、配制实验试剂、检验实验器材、进行预实验,并向学生讲明实验要求及实验室安全,保证了实验活动的顺利开展。实验流程实验过程中,生物组老师悉心指导,动手演示,落实了课堂理论知识,讲述实验成功的技巧和关键要点,也增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同学们通过灼烧灭菌的方法对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等实验用具进行灭菌。并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待菌液被培养基吸收,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 48h,顺利完成酵母菌的纯培养实验。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生物实验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由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构成。要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此次实验课,同学们亲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学到了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培养了学生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