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恒德实验学校语文学科——王瑞生老师国家教育变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核心素养就是通过学科素养的培养而形成的,它着眼于未来公民的培养,也适合于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发展方向。那么,语文学科,它的核心素养又该如何界定呢?核心的两重含义关键 、共同必备素养的两重含义能力、品质修养核心素养即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此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突出现代性,着眼在现代人的学习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不是限于国学的,传统的,历史的,而要前瞻未来,本着世界眼光,学习多元文化。语文学科素养还要突出学习性,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能够达到“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语言,语文的核心圈即内核是语言层次,例如词汇、句子、修辞、语法等。第二个层次是文章与文学,诸如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价值观等都要包括在其中。文学的意义就在于,把人类最美好的语言,最美好的情感,最美好的思想等一并装入文章呈现给大众。第三个层次是文化和哲学层次。第四个层次是启智,智就是智慧,就是人性光辉和人生智慧。《课标》第一部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按照语文学科能力的发展层次,可以将语文的发展等级设定为ABCD四个等级:A语言建构与运用、B思维发展与提升、C审美鉴赏与创造、D文化传承与理解。综合这四个等级,依据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两个要素和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出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应用、表达、审美、领悟。我们可以把语文水平的发展分为四个境界:由基础的语言文字应用形成表达能力,锻造思维品质,形成一种情怀,即①语言②能力③思维品质④情怀。可以这样说,语言是一切语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表达力是语文学科的核心能力,品质决定高下,思维品质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集中体现,情怀是素养的终极体现。这其中,语言是应用基础,表达是方式也是能力,思维是关键,情怀是目的。语文学科的思维独特性集中体现在审美,情怀的形成主要靠领悟,领悟文化,在文化中浸润生成。应用即使用语言、应用语言,去表达去交流去沟通。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要使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让学生能够看懂所写,听懂所说,准确表达心里所想。语文课上的一切活动,都要落脚到语言。语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征,也是核心所在。举例:“怎一个愁字了得”——《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整合学习。活动设计:(1)句句入画:宋词之美,是一种感性的美,氤氲着温柔,笼盖着细腻,是梧桐上的细雨,是小楼上的东风,是稻花香里流淌的蛙鸣。假如我们要拍一部“宋词之美”的微电影,请你根据这四首词,设计几个典型镜头,用四字词语为镜头命名,并为之配上解说词。(2)寻芳生活:同样是面对“落花”,李清照吟出“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龚自珍却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是面对“菊花”,晏殊吟出“槛菊愁烟兰泣露”,毛泽东却高唱“战地黄花分外香”。生活中,哪些情景触动了你?请你也选取几个意象,运用一种技巧,描绘出一种意境或表达一种感情。活动设计既具有浓郁的语文味,彰显出浓郁的学科特色,又将落脚点放在语言的应用与表达上,对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审美即明辨是非、发现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立足于个人丰厚的学识修养,蕴含着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它的过程始终交织着“意识与态度、选择与继承、包容与借鉴、关注与参与”的闪光。《课标》要求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同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和情感态度,最终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以人格修养为例,欧阳修曾经说过:“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内正其身就是提高自己的学识,增强自己心灵的力量,这是修养的基石。孔子云“仁者爱人”,孟子云“反求诸己”,老子云“为而不争”,庄子云“用心如镜”,荀子云“崇德扬善”。正是这种修身为本的文化熏染,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国难当头“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和先忧后乐“天下为公”的知识分子。这些特立独行而又凛然大义的风骨和人格不正是语文教育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吗?再如:我们引领学生学习李白诗,不能只局限于几首小诗,而应着眼于李白这个人,盛唐这个时代。李白喝酒很寂寞,为什么这酒就能誉满盛唐?因为酒入豪肠彰显的是盛唐气象:在追求建功立业的道路上表现出强烈的信心和铮铮铁骨。崇尚独立的人格和高洁的品质,追求功名利禄的热情少了庸俗气,焕发出理想的光彩!宏阔的境界、昂扬的格调、豪迈的大气、自信的豁达、进取的精神和超越的姿态!即使悲的,也以壮怀出之!通过这样的引领,让学生的思维由一个高度攀升到另一个高度,时间久了,自然就拥有了高远的眼光,具备了宏阔的格局。这也是“大语文教学”的真髓所在。另外,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从而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这些都是课标赋予语文的使命,也是语文应有的题中之义。领悟即对话理解和钻研创新的研究能力,蕴含着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生成。直觉与灵感,联想与想象、实证与推理、批判与发现这些可贵的思维都会在探究中得到锻炼和成长。比如:“灵魂的对白”——《雷雨》《品质》整合学习,我们设计品味文本:1.从《雷雨》中选择你喜欢的一个片段,发挥想象,改写成小说中的一个故事情节。2.从《品质》中提取有关格斯拉的信息(姓名、时代、生卒年月、籍贯)及他们的事迹,参考《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写法,为格斯拉写一段传记(文言或现代文皆可)。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活动,充分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充分的挖掘和锻炼。这既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也是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表现与创新的过程。通过领悟,让学生沉淀出人生智慧,成长人性光辉。继而形成一种优雅的气质,高尚的情怀,健全的人格,面对不同的人生境遇明晓用什么样的态度的去生活,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新课标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但内蕴却非常丰富,它的解读也绝非区区一篇文字能够涵盖。一切智者的文字不是希望我们读懂什么,而是希望我们好好去做。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今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立夏今日的温度也达到了26°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开始奋力生长一年中最热闹的季节就要来了返校后恰逢立夏,花香弥漫着氤氲阵阵读书声伴着蜂鸣蝶语大自然用一场生命的盛典明媚了校园里的夏日光景教室的26℃宁静整洁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阳光透过玻璃窗送来立夏的26℃那些教室中传出的朗诵声在不断告诉路过的人们他们正在初夏的教室里规划着心中的未来路上的26℃我愿意在每棵绿草生长的地方停留在蓝天映衬叶片的地方停留观不知名的花朵摇曳看小鸟在草地蹦跳嬉戏去感受立夏时节一片寂静下微妙的26℃河边的26℃校园的小河边有种不可抗拒的美小河旁的柳树枝点缀着岸边也将立夏的26℃撒在水面上清风和煦,水面微漾俯首尽芬芳,处处皆诗意带来了别样的景致自然万物和谐有序地运作到处都在诉说着灵动的蓬勃生机立夏,让我们一起品读最美立夏诗词,在诗词的微风里,清爽一夏吧!宋·赵友直《立夏》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宋·苏舜钦《夏意》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苏轼《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夏日生长,万物勃发让我们与春日作别在夏季静默生长,奋发向上
为了向家长及考生全面展示学校,深入感受恒德实验学校的实力与魅力,4月24-25日,我校组织开展了校园开放日活动。本次校园开放日吸引了众多家长参加。尽管是在工作日,却挡不住家长们想要参观了解的热情。校门口,迎接家长和学生的是教职工们热情的笑脸,精美详尽的学校资料和我校教师们的细致服务。车辆调度、测温登记、线路引导,各岗位分工明确,井然有序。01宣讲答疑/Question在招生接待室内,教务处副主任王瑞生与考生家长面对面,对我校的办学定位、师资力量、培养模式、教学特色等问题进行了统一的讲解,并对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一一的解答。学校心理辅导中心主任赵娜老师,就备战中考心理指导方面,为各位家长解疑答惑,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调整备考心态,克服考试来临前的焦虑心理。学校强基计划总顾问、山东大学教授张天德,结合自身丰富的高考阅卷经验,向家长们阐述了新高考的政策,介绍了高中三年学业的规划,解读了我校强基计划的相关要求。今年学校设立强基计划(虚拟)班,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提供最佳学习条件,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同学提前开展生涯规划,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张教授的分享为各位家长带来了专业领域的指导建议,让参加讲座的各位家长受益匪浅。在本次的宣讲当中,有三位家长主动到校向考生家长分享孩子在恒德的点点滴滴,他们把自己眼里所看到的恒德、把自己切身感受到孩子在恒德的成长变化分享给更多家长。通过家长视角来讲述潍坊恒德实验学校。02参观校园/Visit学校各位老师引导着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让各位家长近距离感受着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的风采。校园操场、体育馆、教学楼、宿舍楼、餐厅、拓展园,家长们被优美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深深地吸引着。参观的家长表示,今天来到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参加开放日,心里感触很深,有这样几方面的放心,第一方面的放心就是学习方面,学校实行小班额授课,每班不超过 35 人,师生比例 1:8,并且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针对不同的孩子提供不同的策略,了解到的导师帮扶和比学帮超学习方式可以更好的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让我们家长更放心。第二方面就是教师教学方面,师资优秀,教师学历高,老师们对孩子学习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既严格管理学生,又重视学生的习惯养成和品质成长,通过查看老师的教学资料和与老师的交谈,我们看到了老师对孩子认真负责的点点滴滴,第三方面就是我们到食堂和宿舍参观,看到食堂里面的饭菜和宿舍里的住宿环境对孩子的饮食安全和住校休息也更加放心了。本次校园开放日的成功举行,不仅向家长提供了深度参观、全面了解学校的机会,更体现我校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严谨的办学作风,秉承踏实的办学态度,用实实在在的办学成功取信社会,回报社会。
4月23日上午,济南南部山区管委会领导、历城一中教育集团专家赴我校考察参观。潍坊恒德实验学校董事长任扬、校长段升元等陪同参观。考察团参观了校园,对我校硬件设施、校园环境等有了整体的认识。座谈会上,潍坊恒德实验学校董事长任扬介绍了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定位及主要运作模式。民办学校具备“活”的特性,学校的管理要基于服务意识,办学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实行更人性化的制度和措施,比如弹性坐班,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等,通过多种措施温暖人心,充分尊重教师,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学生期中期末成绩的飞速进步,证明了人性化管理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段升元校长对学校办学理念、育人机制进行阐述。潍坊恒德实验学校把立德树人养成教育作为首要任务,通过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理想励志教育、学习素养教育三方面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通过抓好学习、生活、行为三个习惯,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在德育及教学中重点抓好两项工作:一是落实比学帮超,为学生注入了学习动力;二是开展导师制帮扶,充分保障学生的全面成长。通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落实,以上措施受到家长的广泛好评。社会事务管理局局长孟兆军在交流中表示,情怀是教育进步的源动力;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尊重和鼓励是恒久发展的保障;结果导向是学校立足的基石,要放低姿态,虚心学习,提炼出适合南山教育发展的好方法、好路子,拿出勇于出彩敢于夺冠的激情,改变惰性,自我革新,创新教育理念。济南南部山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亮对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发展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交流、协同创新,扎实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并表示在参观和交流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潍坊恒德实验学校是一所管理精细化、办学品质化、教育信息化的优质学校。通过此次考察交流,济南南部山区管委会领导、历城一中教育集团专家充分的了解潍坊恒德实验学校优质的管理理念与办学模式,期待今后能够多渠道、深层次的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段校长表示我校将会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寻求共同发展与进步。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语文学科——张娟老师儿歌《葫芦娃》中有句歌词“葫芦娃,葫芦娃, 一根藤上七朵花。风吹雨打,都不怕。”虽然是几句极其简单的歌词,但其中蕴含了语文单元复习课的一个常见做法。语文课本一单元基本有五六篇课文,对于语文课本的复习,我们主张小单元复习。决不能把复习课变成新授课的简单重复,更不能在复习课上只是把新授课时的有关内容简单肤浅地笼一笼了事。复习课要上出新意。就像是葫芦娃的一根藤,要牵得起上面的“七朵花”。也就是每一单元要找一个切入点切进去,然后形成一条线,把本单元有关内容贯穿起来,使整个单元、整堂课紧紧围绕在培养一种能力、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上。在这条主线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适当向外扩,以便使线成面,能扩多少就扩多少,不求面面俱到。这样,复习的单元多了,培养的能力种类也就多了,学生学习印象也较为深刻,课堂教学效率也就相应提高。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机械重复,而是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通过构建好知识和能力体系来培养学生的构建能力和整合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每一课的内容学生在新授课时基本已经掌握,但这些课文为什么在一个单元,他们有什么共通点,学生脑海中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每一篇课文就像一朵朵孤零零的花矗立在学生的知识体系内,复习要让学生把这几朵花都串到一根藤上,然后在脑海里就本单元形成一棵完整的葫芦苗,有根有茎有叶有花。基于以上的复习课设计理念,我认为复习课备课上课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系统性,通过梳理归纳,将分散的、零碎的知识纵横联系,形成知识能力体系。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重视基本规律和方法的落实。重点性,复习课内容一般都较多,时间又有限。要大胆整合教材,有重点地复习。针对性,对方法的选择、题目的设计、重难点的确定等都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考试说明的要求,针对教材的重难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主体性,课堂上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要千方百计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复习过程,凡是学生看得懂、讲得来、做得出的内容与题目,都要让学生去独立完成。下面就《悟先贤智慧,汲话语力量》第一单元复习提升课,为大家介绍复习课中两个重要的环节。01第一环节基础知识的落实五篇文言文的一个单元里,重点基础知识非常之多,时间有限,根据前期新授课落实情况,主要选择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又重点易考的文学常识作为第一个基础知识点来进行检查。早自习拿出了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本单元的全部文学常识。选择了一部分易考难点实词,梳理了这些实词在五篇课文中出现的例句,选择学生翻译出错率较高的两句话翻译,都以检查的形式进行。这是第二个基础知识点。基本达到了根据学生学情有针对性、有重难点的复习了基础知识的目标。02第二环节课文内容的复习重点在于为学生建立第一单元的知识体系,明确五篇早期散文的分类与不同特点。这个环节设计了“晓诸子之志”“话语的力量”两个板块,都是以一个切入点领起多篇的思路进行设计实践。板块一“晓诸子之志”以比较儒家和道家的理想追求的方式,梳理三篇诸子散文的主题以及论述思路,让学生在梳理内容的基础上,形成诸子散文的知识体系,包含诸子散文的思想特点与论述特点。三篇放在一个表格中展示,对比鲜明,异同立现。“他们的思想在今天的可借鉴之处”为题引导学生在课文与新授课基础上再提高度,达到鉴古观今的单元育人目标。佐以练习理解南怀瑾的话作为检测学生掌握情况的测试。板块二“话语的力量”将史传类散文最为经典的几个段落作为复习点,提取这几个段落的共通之处——巧妙的劝说艺术。由学生在新授课分篇分析鉴赏的基础上,提炼出共通的规律性知识与能力,并运用去说服别人。以“说服项羽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为练习题,既能复习所学重点史传散文人物项羽的性格特点又能运用所总结的规律方法。作为老师,每节课都是现场直播,无法重播修改。复习课内容量大,时间前松后紧,容易处理不到位的地方很多。所以复习课应在设计时考虑更全面,后期在实践上进一步加强和调整课程内容,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的巩固知识点。
2021年4月17—18日,我校参加潍坊市中考招生咨询会,向广大学生和家长全方位解读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在咨询会现场,我校校长段升元向家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建立于2020年,是市教育局直属的一所寄宿制民办高中。学校位于潍坊一中校内,与一中共享优质硬件设施。学校遵循“共享成长,绽放生命,成就未来”的教育理念,秉持“精致办学、精细 管理、精心育人、精诚合作”的办学定位,把“养成教育、立德树人”摆在教育教学首位。经过半年的教育培养,2020 年第一级学生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意志品质有了明显改善,理想目标明确,学习动力充足,成绩提升迅猛,学校赢得了家长的高度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我校老师认真细致地向咨询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学校实行教育专家与优秀教学团队共建教学的模式,设有“张天德教授工作室”“强基计划班”“分层教学研究基地”“培优补弱课”;通过推行导师帮扶、培优补弱、比学帮超、分层教学、强基计划、自主作业、小班教学(每班不超35人)等方式,解决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助力学生智育成才。面对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学生管理问题,现场老师们也给予解答。学校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研学拓展、撰写省身日记等立德树人“十个一”活动,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理想励志教育和学习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全方位做好德育管理工作,保障学生德育成人。在现场,还活跃着一些靓丽的身影——是我校的家长志愿者。当家长听到学校参加咨询会的消息后,积极踊跃报名,自愿来做志愿者。他们希望把自己眼里所看到的恒德、把自己切身感受到孩子在恒德的成长变化分享给更多家长。家长志愿者与考生家长真诚的沟通,体现着对考生的负责,体现着对学校负责的“情“。各位家长志愿者在咨询宣传阵地上连续坚守,成为咨询宣传的重要力量,同时他们真心实意的话语,也让考生们选择潍坊恒德实验学校有了更充分的”理由“。家长积极主动担当志愿者,源于对学校充分的信任,源于看到孩子入校后发生改变的喜悦,源于对孩子成绩快速提升的欣慰。学校定将不负重托,帮助恒德学子绽放生命,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