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升旗仪式教师演讲(化学组-郭明菊)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聊一个老生常谈但意义深远的话题——《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漫步在校园里,处处都有同学们遵循规则的榜样身影。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住宿生们能按时起床,走读生们能按时到校,同学们都能够准时抵达教室,开始自习或者上课,这是对时间的尊重,也是对学习生活有序开展的保障。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随心所欲,想什么时候来学校就什么时候来,那我们的校园将会陷入怎样的混乱?课堂将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计划将被打乱,最终受影响的是谁呢?没错,是我们每一位同学自己。在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同学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表达。这些是同学们越来越遵守规则的证明,这些行为也是对我们每位同学受教育权的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汲取养分。当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授课时,倘若有同学交头接耳、随意走动,不仅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更会干扰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破坏课堂的和谐氛围。同学们,课堂是我们求知的殿堂,每一位同学都有权利在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中学习,而这份权利的保障,恰恰需要我们共同遵守课堂规则。校园中的纪律规定,比如课间不追逐打闹、爱护公共财物等,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课间休息本是让我们放松身心、为下一节课养精蓄锐的时间,但如果不遵守纪律,在狭窄的走廊里你追我赶,很容易发生意外事故,伤害到自己和他人。而爱护公共财物,更是体现了我们对校园这个大家庭的责任感。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是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我们有义务去珍惜和保护它们。破坏公共财物,不仅损害了集体的利益,也反映出一个人缺乏基本的规则意识和道德素养。规矩不仅体现在校园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同样有着明确的规则指引。从书写规范到答题要求,从作业完成的时间节点到考试的考场纪律,每一项规则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效率。就拿考试来说,诚信应考是每一位同学都必须遵守的铁律。考试是对我们一段时间学习成果的检验,只有在公平的环境下,我们才能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如果有人心存侥幸,通过作弊来获取虚假的成绩,这不仅是对自己学习的极不负责,更是对其他努力学习的同学的不公平,严重破坏了学习的公平竞争环境。同学们,规矩并不是束缚我们自由的枷锁,相反,它是我们自由翱翔的保障。就如同火车只有在铁轨上行驶,才能安全、快速地抵达目的地;风筝只有在细线的牵引下,才能在天空中自由地飞舞。如果火车脱离了铁轨,风筝挣断了细线,等待它们的将是灾难和坠落。同样的道理,我们在校园生活中,如果不遵守规矩,就无法顺利地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甚至可能会误入歧途。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规矩更是无处不在,其重要性也将愈发凸显。无论是工作中的职业规范,还是社会交往中的道德准则,都要求我们做一个懂规矩、守纪律的人。一个有规矩意识的人,更容易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一个无视规矩的人,则定会四处碰壁,举步维艰。同学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遵守校园里的每一项规矩,将规则意识深深扎根在心底。让我们在规矩的指引下,茁壮成长,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学生演讲(高三4班-鞠梦然)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出自《孟子》,它的字面意思是:如果没有圆规和直尺,就无法画出标准的圆形和方形。而这句话的深意是——规矩,是一切秩序的基础。小到班级公约,大到社会法律,规矩就像无形的标尺,让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也让我们在约束中走向更广阔的自由。规矩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定心丸,更是国家公平正义的护航舰。汉文帝后六年,抗争匈奴形式严峻,因此汉文帝亲自慰劳军队,在其他军营时,车马可以长驱直入,毫无军纪森严之风。直到到了周亚夫的军营,即便面对天子周亚夫也坚持执军中之礼,让天子守军中法度。让汉文帝感叹道:“此真将军矣” 。恪守规矩不仅成就周亚夫自己成为一代名将,也让国家疆土得到更安心的守护。可见,我们要让守规矩的意识扎根落地,成为我们内心的价值选择。作为一名高三学生,我深深感受到“规矩”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分量。每天早晨的准时早读自习,是规矩让我们克服惰性,用朗朗书声开启高效的一天;晚自习的安静纪律,是规矩让每个人都能专注思考,在笔尖与纸页的摩擦声中追逐梦想;考场上的诚信承诺,是规矩让每一分努力都得到公平的丈量。有人说:“规矩是束缚,是枷锁。”但我想说,规矩更是保护,是底线,是集体前行的灯塔。就像运动场上,若没有明确的跑道和红线,冲刺的运动员可能会因混乱而跌倒;高考考场上,若没有严格的监考要求,十二年寒窗的成果也可能被轻易践踏。规矩看似冰冷,却让我们在安全的边界内自由奔跑。作为高中学子,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人生的“考场”。而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敬畏规矩、坚守本心。课堂上不走神、不敷衍,是对规矩的尊重;自习时不打扰他人、不虚度光阴,是对规矩的践行;就餐中不插队、不浪费粮食,是对规矩的守护。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实则是我们为自己、为他人负责的态度。同学们,只有在规则之内,我们的修养才能不逾越底线。正因如此,校规校纪作为底线的具象,是我们一定要遵守的。如按时到校、不早退,塑造的便是我们和谐统一的学习环境;保持仪容仪表,整齐的风貌不仅雅观也更是精气神的助力;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是为了给自己种下自律的种子。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规矩不是困住脚步的牢笼,而是托起未来的翅膀。愿我们都能在规矩的指引下,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成就属于自己的方圆人生!
每一位恒德学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闪烁着自己独有的光芒。为了引导和激发恒德学子争优创先、和谐共进的学习氛围,在三月份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通过民主推选、学生投票、班主任(班干部) 筛选、年级审核决定将以下同学与班级分别评为2025年度三月份“校园之星”、三月份先进班集体。2025年度三月份“校园之星”三月份先进班集体高一年级2班高二年级1、10、7班高三年级4、9、10班高一年级孙东旭 高一(2)班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高二年级栾丰亦 高二(1)班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张惠娜 高二(10)班把脸向着阳光,这样就不会看到阴影。丁聿昕 高二(7)班一生中至少应该有那么一段时光,全力以赴、孜孜以求。高三年级李浩瀚 高三(4)班身如柳絮随风扬,无论云泥意贯一。朱军昊 高三(9)班少年应用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陈宇峰 高三(10)班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同学们的点滴成长都被老师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恒德学子们,只要努力就一定会被看到!从现在开始,快快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说不定你就是下一次那颗最闪亮的星!更多“月度之星”风采我们下期继续
为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提高教职工身体素质,增强团队凝聚力,我校首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与第二届乒乓球比赛在校园火热开赛。在这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赛场上,以球会友,共展风采!赛前,由体育组高世聪老师为参赛选手们做比赛规则讲解与抽签对战排序。本次比赛采用团体赛制,分为高一、高二、高三代表队与行政代表队,设置男单、女单两个项目进行,比赛为淘汰赛形式,既保证竞技性,又兼顾趣味性。比赛现场走进赛场,便能感受到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乒乓球桌上,小球飞速穿梭,教职工们目光如炬,紧盯球的轨迹。他们每一次的切削、弧圈、全力扣杀,都充分展现了“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体育精神。每一次击球的清脆声响,都仿佛是胜利的号角。教职工们身姿矫健,目光专注,他们手中的球拍如同魔法棒,挥洒出智慧与力量的光芒。激情挥拍,火力全开;他们的力度,势如破竹;他们的温度,激活校园;赛场边,啦啦队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好球!”“稳住!”的助威声将气氛推向高潮。老师们褪去课堂上的严谨,化身活力四射的运动健将。羽毛球赛场上,参赛教职工身姿矫健、好球频出,时而大力猛扣,时而将球轻挑过网,时而快速抽杀,各类球技展现得炉火纯青。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法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及自我防范意识,引导同学们知法、懂法、守法,共创和谐平安校园,我校特别邀请法治校长、潍坊市公安局高新分局的刘晓艳警官,为师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刘警官从《宪法》的由来、《宪法》的重要性、《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防性侵、防毒品、防校园欺凌、防诈骗和严禁打架斗殴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讲解,通过解读法律法规以及案例分析,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正确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刘警官强调了未成年人在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的交往问题,围绕校园常见的案例进行了详细生动的分析讲解,分析了同学间的关系、裁判结果及法律依据。在一个典型的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学生采取耳光、辱骂等方式,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欺凌,并将部分殴打经过拍摄成视频上传至互联网,构成寻衅滋事罪。刘警官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同样受到法律监管,同时,还应认识到“恶作剧”的代价,即使是看似无害的行为也可能构成犯罪。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让同学们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法律红线不可逾越,在生活中和网络上要注意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给学生们心中敲响了警钟。高一年级副主任郑百翎在总结发言中讲解了校园欺凌的主要形式,剖析了校园欺凌出现的原因,并为同学们提出了应对校园欺凌的相关策略。郑主任强调要以此次法治报告会为契机,营造“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杜绝校园暴力和欺凌,做一名知法、守法的优秀中学生。此次法治教育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明白了法治不仅是社会的基石,更是他们成长的护航者。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将带着这份对法治的敬畏之心,更加自信地走向社会,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
为应对学校突发火灾事故,加强校园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宿舍紧急疏散流程及路线,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3月19日,我校组织开展宿舍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提前部署,周密策划演练前学校组织召开了宿舍应急疏散演练部署会,制定了详细的安全演练方案和预案。对各班级及宿舍的疏散路线、各岗位的人员分工以及户外撤离位置和注意事项等都作了明确要求,为本次演练做好充足准备。本次宿舍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模拟公寓楼内某宿舍内空调发生短路燃烧,学生发现火情后及时向宿管老师报告,老师拉响应急疏散警报引导学生快速撤离。发现火情 及时处置有序逃生,安全撤离随着急促的警报声响起,全校师生立即进入戒备状态。老师们各就各位,负责楼层疏散指挥。学生们一个个表情严肃,手捂口鼻,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宿舍楼至安全区域。撤离时,各值班教师检查各楼层宿舍是否有学生未撤离,以防特殊情况无法撤离。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各班班长立即清点学生人数并维持好秩序,同时汇报班级撤离情况,确保每位学生安全撤离,无一人遗漏。总结点评,提高意识演练结束,安全办主任范嘉祥与高二年级主任王飞对本次演练进行了总结,两位主任肯定了同学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迅速、有序的应对能力,并强调同学们要增强安全意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熟悉应急逃生路线,紧急情况下要沉着冷静。本次演练的顺利完成,提高了师生的应急逃生和应对危险能力,加强了学校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今后,我校将继续将安全教育放在首位,常态化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和安全疏散演练活动,创造平安和谐校园。
3月21日上午,我校与山东理工大学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霞与我校校长孟相国共同签署“师范生培养合作协议”“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授予我校“教育实习实践基地”“就业实践基地”牌匾。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刘宣江,我校副校长王瑞生等人参加。仪式由我校党支部书记孙营主持。座谈会上,孟相国校长围绕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办学情况及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定位及主要运作模式进行了介绍。并分享了我校的教师发展、育才硕果等办学成效,学校多举并措助力学生成绩提升的教育理念与方式,得到了来宾们的高度赞誉。孟校长表示,我校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与高校实现人才互通、资源共享,将进一步促进学校教学水平再提高。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霞对学院的整体情况进行了介绍,表示希望通过与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双方优势资源,共同培养出更多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并就实践教学、就业实习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交流。签订协议书校长孟相国与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霞共同签订“师范生培养合作协议”“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举行授牌仪式。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山东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曹玉霞一行先后参观了教学楼、学生宿舍、拓展园等教学办公场地。对学校的建设布局、管理模式以及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实践基地的成立,为两校在人才培养、教学研究、实践教育、协同创新等多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它不仅为恒德的学子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大学、展望未来的窗口,也为山东理工学子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实践路径。双方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创新、拓宽领域,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