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时光,是书页间翻动的梦想,是笔尖下流淌的坚持,更是青春热血沸腾的见证。在这样充满奋斗气息的日子里,我校高三年级迎来了一场别具意义的“211欢乐跑活动”,一场速度与信念、汗水与希望交织的青春之旅就此启程。随着孟校长扣动扳机,发令枪迸发的声响如春雷炸响,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高三师生们如离弦之箭,冲出起跑线。他们步伐矫健,身姿挺拔,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拼搏的坚定。跑道上,师生们并肩奔跑,互相鼓励,形成了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2.11公里的赛程,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每一步奔跑,都凝聚着对目标的执着;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奋斗的光芒。同学们用脚步丈量青春的长度,用坚持诠释梦想的力量,在奔跑中释放压力,在汗水中积蓄能量。奔跑的终点,亦是新征程的起点。年级主任曲劲光表示,这次“211活动跑”,不仅是一次强身健体的运动,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2.11公里象征着通往211高校的逐梦之路,途中有挑战,有疲惫,但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抵达理想的彼岸。同时高三年级各班主任也纷纷发言,鼓励高三学子们将赛场上的拼搏精神延续到学习中,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备考中,为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全力以赴。此次“211活力跑”,不仅强健了师生体魄,更凝聚了团队力量,激发了拼搏斗志。相信高三学子们会带着这份勇往直前的精神,在高考的战场上披荆斩棘,向着心中的211高校奋力冲刺,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第十三周升旗仪式教师演讲(化学组-张玲玲)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学习难度增加,自主性要求更高。而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提升当下的学习效率,更能为未来的大学深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我们大部分学生还是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的,那么作为学生,怎样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第①点: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列出今天的学习任务,只列3个重点任务。睡前或早晨写下当天必须完成的3个学习任务(如:背20个单词、整理错题、预习下一节)。减少选择压力,专注核心目标。第②点:专注力训练。设定25分钟倒计时,专注学习(不与同学讨论)。通过限时训练可大幅度提升效率。这样短时间高效专注,也可以避免疲劳。第③点 课堂笔记:只记“关键词+疑问” 。上课时只记老师说的“关键词”(如公式、人名、事件)。不懂的地方打“?”,课后立刻问老师/同学。减少抄写负担,强化重点记忆。第④点,错题本:每天整理1道题。当天作业/测验中选1道错题,抄写题目和正确解法。用红笔写错误原因(如“计算粗心”“公式记错”)。积累薄弱点,考前直接复习错题本。第⑤点,睡前10分钟“过电影” 。睡前闭眼,快速回忆当天学过的知识点(如英语单词、数学公式、化学方程式)。想不起来的内容,早上立刻翻书补漏。睡眠能强化记忆,事半功倍。同学们,好的习惯像滚雪球,初期需要用力推动,但一旦形成,便会带来难以阻挡的成长势能。让我们彼此信任、共同努力,让优秀的学习习惯成为我们每个人的“终身财富”!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的每一点努力,老师都会看见;你的每一个问题,我们共同解决。但请,坚持下去!让我们约定毕业时,你们带着优秀的习惯,笑着回顾今天种下的种子。学生演讲(高一3班-刘天序)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一个对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的话题——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学习习惯分为很多种,但总体来说,好的学习习惯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可见,好习惯是很重要的。他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习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的行为模式,它对我们的成长、学习乃至未来的成就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古人所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坚实基石。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它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习不能盲目,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这个计划应该明确每天的学习任务、目标和时间分配,让我们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效率。二、保持专注和自律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力,避免被外界干扰所影响。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自律,严格按照学习计划执行,不拖延、不偷懒,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三、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学习不仅仅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我们应该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形成自己的见解和判断。同时,我们也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探索未知领域,拓宽自己的视野。四、善于总结和反思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我们应该善于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及时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反思,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付出持久的努力和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收获满满。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共同努力、互相激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得更加自如,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校园,潍坊恒德实验学校的班级家长群里,爱意正悄然蔓延。在这个承载着无数感恩与温情的母亲节,班主任们用文字传递心意,一句句真挚的祝福,不仅温暖了家长的心,更见证了家校共育的和谐乐章。“今天母亲节,替孩子们祝群里的各位母亲,各位家长,节日快乐!明年的母亲节孩子们就可以亲自给你们打电话发消息祝你们母亲节快乐喽 ” 班主任们精心编辑的祝福话语,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家长的敬意与感谢,也传递着家校共育的坚定信念。恒德学子们,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提前录制了祝福视频,视频里面记录了给妈妈最朴实的爱,最真挚的祝福。当面不敢对妈妈说的真心话,发送给老师,再由老师传达给家长,这是青涩却有力的表达。这些温暖的视频与文字,如春日的细雨,滋润着每一位家长的心田。家长们纷纷在群里留言,表达内心的感动。“老师太暖心了!每天都能感受到您对孩子的关心,孩子在这样的班级,我们特别放心!”“感谢老师的用心,从学习到生活,处处都能看到您的负责,真的太幸运能遇到这么好的老师!” 一条条回复,不仅是对班主任工作的认可,更是家校之间信任与理解的真实写照。在恒德,家校共育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到日常点滴的行动。班主任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从定期的家长会、家委会、家长进课堂到日常的群内互动、电话交流,每一次沟通都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每一次交流都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努力,而是家庭与学校共同谱写的华章。母亲节这场温暖的互动,让我们看到了恒德家校之间的深厚情谊。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持家校共育的理念,与家长们携手同行,为孩子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成长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与关怀中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墨香师说孙营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区教学能手优秀备课组长省思政课程专题研究一等奖学生赠我一幅字,内容选自韩愈的《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惊讶。宣纸上墨色浓淡相宜,笔势如行云流水,是哪位大师手笔?目光落向落款——盛世书丞,我教的学生,一个瘦高挺拔、总带着温暖微笑的帅气男孩,从三年级起便醉心翰墨练习书法,如今正以书法特长生的身份冲刺高考。细端详,这幅米氏行书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笔势瘦长险峻,飘逸超迈,令人爱不释手。我欣喜。孩子愿意将自己倾注心血的作品赠我,是信任、是尊重,是被看见、被欣赏后的深情回应;心意以笔墨寄情,寥寥数语饱含真挚心意,让人欣喜动容。我忐忑。师道千年传承,承载责任使命。我辈荷此重任,怎样敬畏修养学问,启智润心育栋梁?这幅《师说》书法,不仅展现了艺术之美,更如同一面明镜,让人情不自禁反思,观省自身。临近毕业,学习任务繁重,各种事务纷至沓来。一个周末,忽然接到书丞信息,询问书写什么内容。我告诉他随意就好,嘱其别耽误复习。周一到校,这幅饱含心意的作品已静静摆在我的桌上。学校提出“来恒德,有所得;来恒德,要发光”的教育追求,意在让每个孩子被看见、被发掘、被欣赏,在尊重中进步,在肯定中成长,在自信中收获。端详字画,我仿佛看到书丞的心意和期望:恒德三年踏实走来,有师长引领作伴,良好习惯一步一步慢慢养成,学习成绩一点一滴稳步提升,从开始的腼腆文静到现在的阳光开朗,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着、变化着、收获着,整个人更自信、更上进、更有精气神;光阴不曾虚度,岁月历练沉淀,相信精彩即将在六月绽放。我为书丞的成长感到喜悦,也为每一个来恒德有所得的孩子感到欣慰。但这份喜悦,也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丝毫懈怠。师门一入深如海,虽然兢兢业业,最怕误人子弟。当下已是大数据时代、AI人工智能时代、不确定的时代、后浪时代,知识获取途径多样,固步自封必会淘汰;唯有保持终身学习态度,把主动学、向年轻人学、向学生学视为新常态,方不致于落伍。正如《师说》中所言:“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授业解惑,传道为本。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正本溯源,我们更应该回归教育本质。让学生亲师信道,靠的是教师的学高身正、担当务实,人格魅力、润己泽人;而这些如何修炼、如何践行,值得我们深思。多谢书丞,这份礼物让我欢喜之余,始终保持清醒。无以为报,谨以此文,聊表谢意。
五月的天很蓝,树叶很绿一切都在向上生长回顾这近一年的时光高一经历的往事宛如潮水冲破记忆的闸门变成了永久的回忆曾经的笑与泪浮现到眼前,流淌过心间现在我们就与你分享入校恒德近一年的心灵体会高一6班吴姝桦韶光易逝,转眼间我来到恒德将近一年的时间了,从酷热暑季再到盎然春日,我们共同经历了军训、运动会、辩论赛、话剧展演、艺术节等大大小小的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更使枯燥无味的高中生活增添斑斓色彩。在恒德,我真正体会到了良师益友,在课堂上的认真负责,在课下的耐心辅导,在生病时的亲切问候……老师们的一言一行将恒德装点成一个有效率、有温度的大家庭。在恒德,资源的高效完备,环境的舒适惬意,教师们的细心负责,同学们的团结友爱,正是万物融合,才让恒德真正成为莘莘学子的避风港湾。来恒德有所得,来恒德要发光,让恒德成为前行道路上的一束光,用温暖和光亮照亮我们闪耀的未来。高一6班王辰羽进入恒德,最大的感受就是“丰富”。各样的活动不时开展,丰富我们的学习历程。讲座就是其中的一大亮点,类型多种主题多样,有关生涯规划、高考作文及心理建设等,各类专家在教育分享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引导着我们的进步。当然,活动上的丰富不仅限于讲座,还有艺术节、社团活动、辩论赛等等,在各类活动中可以体会、认识到,前从所未有的知识与感受,既丰富了见识,又开拓了视野。恒德的精彩与丰富远不止于此,在此我拥有了追求卓越的机遇,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相信恒德学子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高一2班王振宇恒德一年,我着实收获许多。师生融洽、相处和睦,有众多毕业于一流院校的老师,不舍昼夜的指导我们,我很幸运,在时光交错的那一刻,选择了恒德。让兴趣爱好落地生根。我是一个摄影与无人机的爱好者,在加入学校的摄影社团和无人机社团后,我参与了学校大大小小的活动,拍摄过运动会的冲线瞬间、戏剧节的真情流露、师生采访时的回忆瞬间。也有无人机训练时的枯燥中的坚持,比赛时的紧张焦虑,但这一切都让我在学校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且充实幸福,可以在学习之余做喜欢、热爱的事。让进步在欢声笑语中悄然发生。恒德的教育不止发生在杏坛,也发生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生活导师的无微不至,值班老师的严谨细致……在恒德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自我的成长。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炸酱面、烤鸭饭、肉夹馍、汉堡包、水煮肉片……恒德食堂将大江南北、山河湖海的各地美食囊括于此。如若要用一句话评价恒德的话,这是我爱的地方,这里有我的归属,亦或者说,此心安处是我乡。高一2班孙东旭恒德是一所拥有良好师资和优美环境的中学,让人赏心悦目、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他的美好让我选择在此度过我的高中岁月。恒德是一所植被种类丰富的学校,校园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林所包围,每当春天来临,桃花、樱花等各种花朵争相绽放。恒德是一所建筑设施先进的学校,教学楼气势宏伟,现代化、科技感十足,让人感受到“五星级风景区”的不负盛名。恒德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学校强大的师资队伍,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定期组织的各种讲座和交流活动,让我们不断增加知识面,提高学习水平……总之,恒德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他能让你感受到同学的温暖、奋进的乐趣、青春的价值。回首往事之时,这段岁月必将成为生命中最闪亮的一页。高一4班张嘉恒(右)踏入恒德这方天地一年,最深的感触是这里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给予我蜕变的力量。清晨的校园里,琅琅书声与清脆鸟鸣交织,自习课中专注阅读的身影、实验室里探究真理的眼神,都在诉说着求知的热情。学科竞赛的赛场上,我们为解开难题热烈讨论,哪怕思路受阻也不轻言放弃;体育课时,与同学们携手征战球场,体会运动的快乐。这一年,恒德像一片沃土,让我褪去青涩,学会在压力中成长,在合作中突破自我。我期待着,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里,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在恒德每一个人都熠熠生辉独特且闪光碰撞、交织、凝聚学生、教师、教职工每一个个体的交流让恒德这个集体成为多元亦统一的璀璨群星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她,让数学不再枯燥宗美莲高一1、2班数学教师高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多次荣获“优秀教师”荣誉称号。2025数学也能变得“津津有味”初入高中,数学曾是许多学生心中晦涩的代名词。然而,高一伊始,宗美莲老师用责任与情怀推开了一扇充满趣味与灵感的数学之门。讲台上,她以智慧点亮课堂;教室外,她以陪伴守护成长。在教育的沃土上,她以初心为灯,以责任为帆,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师者的温暖与力量。如何把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津津有味”,让同学感受到数学之美,是很多教师不断思索的问题。在宗老师的课堂上,数学不只是一个个公式,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探索历程、数学公式背后的有趣故事、科技前沿知识……都会变成重要的讲课素材。为了更好地在授课时将数学与专业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她构建了基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案例库,按照同学的认知规律和思维习惯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再创作,突出知识的应用价值,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当学生提出新思路时,她总是眼睛一亮,化作虚心求教的“学生”:“快说说,你是咋想的?”这份对教学的赤诚,让数学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成为思维碰撞的火花。“宗老师讲课时会结合日常生活举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我们理解的更加透彻,在她的课堂上,氛围比较轻松,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也会很详细地讲解,非常认真负责,”这是来自同学们的评价。2025从 “影子” 到掌声教育是唤醒勇气的微光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灵点亮心灵的过程。初登讲台时,宗美莲老师遇见一位课堂上沉默寡言、作业敷衍的学生。在他的成长日记里,一句 “我觉得自己像角落里的影子,没人会注意”,道尽了内心的孤独与自卑。宗老师在日记中回复:“影子是因为有光,而你的光,或许正在积蓄力量。” 此后,她特意在课堂上请他回答简单问题,逐步引导他参与小组讨论。半年后,他在公开课上结结巴巴地完成了三分钟的题目展示,全班同学报以最热烈的掌声。那一刻,宗老师深刻领悟到: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学生内心的勇气,让他们看见自己的光芒。2025倾听与相信教育最朴素的温度教育不在那些惊天动地的大事里,而藏在日常的琐碎中。有一次,班上两个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吵得“面红耳赤”。宗美莲老师将他们叫到办公室,没有急于批评,而是让他们各自陈述事情经过。一个说对方先骂人,另一个说对方先动手。她问他们:“如果今天是你们的好朋友遇到这事,你们会怎么劝?” 两个孩子愣了一下,渐渐低下了头。后来,他们不仅自己商量着和解了,还主动提出一起值日。有时候,学生需要的不是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一个能让他们自我反思的空间,在思考中学会处理问题、理解他人。宗美莲老师说到,当老师最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一位毕业多年的学生曾给她发消息:“老师,您当年在班上说的那句‘我相信你能做到’,我一直记到现在。”时间久远,宗老师对这句话的记忆已经有些模糊,但它却成为了那个学生坚持下去的动力。教育就是如此,无需太多华丽的语言,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哪怕是一句平常的鼓励、一个信任的眼神,都可能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种子,随着时光的推移,慢慢生根发芽,长成支撑他们前行的力量。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师道未必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日复一日的用心:一个倾听的姿势,一句批注里的鼓励,一次对"笨问题"的耐心解答。当学生在多年后忘记公式定理,却仍记得你曾相信过他,这便是教育最美的意义。师者如光,虽微致远。未来,潍坊恒德实验学校将继续以爱为舟,以智为桨,助力学子扬帆远航,为教育的星河增添一抹温暖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