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 | 奔流不息民族魂
日期:2025-10-17 09:01第五周
升旗仪式
教师演讲
(数学组-于仕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条“河”,一条穿越五千年岁月,从未干涸的精神长河,它的名字,叫中华民族魂。当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那抹鲜红里,跳动着的是中华民族奔流了五千年的灵魂。这灵魂,是黄河 壶口瀑布“九曲连环、一泻千里”的磅礴气势,是长江三峡“高峡出平湖”的豪迈胸襟,更是我们血脉中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
这条河的源头,是文明初开时的星火。是仓颉在龟甲上刻下的第一个文字,让思想有了传承的载体;是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背影,将“责任”二字烙进民族基因;是诸子百家的争鸣,用“仁爱”“自强”“和合”的智慧,为河水注入了深邃的灵魂。从那时起,民族魂便有了最初的模样:坚韧、智慧、心怀天下。
这条河的中游,是风雨洗礼中的坚守。当匈奴的铁蹄踏碎边关的月光,有卫青、霍去病挥师北进,用热血守护国土;当南宋的战船在崖山海面沉没,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绝唱,用气节照亮黑暗;当列强的炮火轰开国门,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决绝,用抗争延续河的脉搏。越是艰险,这条河越奔腾得汹涌——它让我们懂得,民族魂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是绝境中的不屈不挠。
而今天,这条河正以更磅礴的姿态向前奔涌。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戈壁数十载,用一生换国家安;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俯身稻田,用一粒种子解民生忧;是抗疫战士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用坚守筑防线;是年轻的航天人让“嫦娥”探月、“祝融”探火,让千年梦想照进现实,是老师们三尺讲台前的谆谆教诲,是同学们书桌前为梦想拼搏的笔尖沙沙。无数平凡的我们,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新时代民族复兴的浩荡江河。每一个人都在用行动证明:民族魂从未老去,它在每一个坚守岗位、勇担使命的普通人身上,焕发着新的光芒。
同学们,这条精神长河,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不是史书上的文字,它就在你我的血脉中流淌。当我们为国旗升起而热泪盈眶,当我们为国家成就而自豪呐喊,当我们为理想拼搏而不肯言弃,我们就在为这条河注入新的力量。
今天,五星红旗指引着方向,国歌声召唤着担当。让我们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让这奔流不息的民族魂,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里,奔涌出更澎湃的力量!
学生演讲
(高三2班-马鸣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奔流不息民族魂》。我总觉得,民族魂就像一条藏在我们血脉里的河,从五千年的源头出发,一直奔涌到今天。
这条河的源头,藏在课本里的故事里。是大禹治水时磨破的草鞋,刻着“担当”的模样;是孔子周游列国时怀揣的“仁爱”之心,成了河底最温润的卵石;是造纸术、指南针的智慧火花,为河水镀上了文明的光。这些遥远的故事,其实早已把“坚韧”“善良”“求索”的基因,悄悄放进了我们心里。
这条河的中途,是危难时的挺身而出。当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跃下悬崖,他们的呐喊成了河中的惊涛;当钱学森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回国造导弹,他的执着成了河中的礁石,挡住了风雨;当抗疫中的医生叔叔阿姨脸上勒出红痕,他们的坚守成了河上的船,载着我们渡过难关。原来民族魂从不是空话,是危急时刻“我先来”的勇气。
而现在,这条河就流过我们的身边。是运动员在赛场上拼命冲刺的背影,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反复试验的专注,是我们身边同学为了梦想挑灯夜读的坚持,更是升国旗时我们挺直的脊梁、眼里的光芒。民族魂不是古人的专利,它就在每一个努力向上的普通人身上。
同学们,我们都是这条河的一滴水。也许我们很渺小,但无数滴水汇聚起来,就是奔涌不息的力量。让我们带着这份民族魂,好好学习,勇敢追梦,让这条精神长河,在我们手中流得更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