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 | 学生眼里的光,是她教出来的最好成绩
日期:2025-08-30 08:39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
渡人渡己,教育也是在修炼自己
张晓彤
高一1、2班语文教师
获市“三说三题”比赛一等奖;“叶圣陶杯”“创新作文”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优秀教师、优秀备课组长荣誉称号。
2025
师者的教育诗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师者如舟,千里不怠。在知识的海洋中,她做过高一学生的引路人,也做过高三学生的助推者,她用心做事,传道解惑;她用情育人,润物无声,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2025
深耕课堂,让语文绽放生命力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练化,贵在养习。”这是张晓彤老师坚守的教学准则。每节课的备课环节,她都反复打磨,从导入设计到板书布局,从互动提问到拓展延伸,每个细节都紧扣学生认知特点。课堂上,她总能用灵动的语言打破知识的壁垒。讲解修辞时,会播放学生爱听的流行歌曲剖析歌词韵律;分析记叙文时,会展示校园角落的花草照片引导观察;解读文言文时,会用漫画勾勒古人生活场景。那些原本枯燥的拼音、语法、篇章结构,在她的巧思编排下,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生活元素。学生们渐渐发现,走廊的标语是排比句,食堂的菜单藏着说明文逻辑,连课间聊天都是口语交际的实践场,语文学习真正成为了一场与生活同行的奇妙旅程。
2025
精进不休,在成长路上步履不停
“学不可以已,要做有扎实学识的引路人。” 这句写在张老师备课笔记扉页的话,也是她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清晨的办公室里,常有她研读教材的身影;深夜的书桌前,她的教学反思本上总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她像海绵般吸收着养分:向教研组同事讨教课堂调控技巧,在市级公开课观摩中揣摩名师的教学设计。这些积累在时光中发酵,最终结出丰硕果实:市 “三说三题” 比赛一等奖、全国作文大赛指导教师一等奖、“教学能手”“优秀教师” 等荣誉称号,既是对她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她 “把讲台站成学问高地” 的生动演绎。
2025
温润育人,做照亮心灵的引航者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仅是用来谋生的,还可以让你的人生境界渐趋圆满。”张老师一直坚持正面教育,耐心引导学生,肯定他们的成绩,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张老师曾教过一个心思细腻、性格内向的女孩,初入高一,鼓起勇气提交了一篇倾注心血的议论文习作,却因观点略显稚嫩被同桌无意调侃。敏感的她瞬间面红耳赤,整节语文课都低着头。张老师敏锐地察觉,没有批评嘲笑者,而是课后单独找到她,肯定了她文中独特的观察视角和真挚情感。张老师轻声说:“文字是心的声音,你的声音很珍贵,只是需要找到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她逐段帮她梳理思路,鼓励她大胆重写。当她修改后的作文被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赢得真诚掌声时,这位同学眼里的光重新亮起。那一刻,张老师不仅扶起了一个跌倒的孩子,更深刻体会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的分量。守护一个年轻灵魂的尊严与自信比教会任何技巧都更接近教育的本质,张老师在既教书又育人中引领孩子们臻于至善。
这样的故事在张老师的教学生涯中不断上演。她在陪伴学生成长的同时,也一次次触摸到教育最本真的温度:渡人之时,亦是自我灵魂丰盈的过程。
从晨光中的备课身影,到暮色里的谈心灯光;从教案本上的细致批注,到学生作文里的温暖评语,张晓彤老师用热爱与坚守诠释着教育的真谛。她知道,每颗心灵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每双眼睛都渴望看见远方,而她愿做那个执灯者,陪孩子们在语文的世界里,在成长的旅途中,慢慢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