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读书分享

日期:2022-07-11 16:01


潍坊恒德实验学校

恒德教师读书会


新教师新阅读,让阅读融入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第7章《用全身心倾听》,本期的领读分享人是李宁老师。


分享书籍:《非暴力沟通》第七章

教师读书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读书分享


教师读书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读书分享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进入收听

阅读意义

语言使我们陷于是非之中,非暴力沟通不只是沟通方式,它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提醒,使我们专注于我们人生追求的方向。对于教师而言,沟通是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无论是在与学生、家长沟通时,还是与其他老师之间的沟通中,有效的沟通可最大程度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达到最好的交流效果,通过分享《非暴力沟通》,教师们一起探讨和吸收沟通的智慧,收获匪浅。

教师读书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读书分享


(往期线下恒德教师读书会图片)

教师读后感


1

本书的前六章都在介绍如何通过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来表达自己,第七章开始进入倾听他人。在倾听他人的过程当中,同样也是要去了解他们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给予反馈。

那么说到听,我们到底要听什么呢?我们每个人都会说话,会表达自己,可是怎样才能听懂他人呢?书中也提到,用全身心倾听他人并不容易。此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用全身心倾听和用脑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大脑最擅长的就是分析,组织,计划,逻辑。当我们用大脑去听,听到话语之后我们会去分析所听内容背后的逻辑,然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始理解、分析、判断、归纳、总结。当我们给对方讲完一段话之后,如果对方用大脑倾听并给到反馈之后,有时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觉:

“说来说去还是解决不了问题!”“他根本就没听懂我说了些啥!”“站着说话不腰疼!”


在本章中,作者也提到了用脑听的状态:用脑听会让我们试图分析问题,会让我们急于采取行动。然而,急于采取行动使我们无法充分体会他人的状况,试图分析问题妨碍了我们与他人的联系。如果我们只是关心别人说了什么,并考虑他的情况符合哪种理论,我们是在诊断人,我们并没有在倾听他们。在遭遇他人的痛苦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

在非暴力沟通中,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一心一意地体会他人,这样为他人充分表达痛苦创造了条件。所以这一章要求我们用全身心倾听。文章第二段中就指出,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放下已有的判断”就是让我们放下大脑的思维,思绪,思路,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体会对方需要用全身心倾听,听什么?怎么听呢?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不论别人说什么,不论别人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都可以用心体会其中所包含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观察是不带评论客观的观察结果,可以回想一下我们在生活中与孩子沟通时自己的话语,我们和孩子互动时我们是否陷入了自己的评判,如果没有这个评判我们会怎样?倾听感受这一点也很重要,可它一定是在观察的基础之上的,如果对方还在说的时候,我们已经陷入了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分析和判断中去了,怎么能连接到他人的感受呢?在孩子要说某件事时,我们可以这样反问自己:我第一个升起的念头是什么?我有评判吗?我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忍不住要说吗?还是我已经忍不住一番评论和建议直接冲口而出了?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些完全放下,继续用全身心倾听,我们就可以开始感受到对方的感受,他在讲的这些事,透过这些事看到人,这个人现在怎么了?心情怎样?感受如何?如果这时我们能体会这份感受,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深入他这份心情和感受的背后需要什么,他渴望什么?这里的需要、渴望发自于我们的内心,无善无对,没有对错,这里需要警惕评判的升起,如果我们又要去评判他的这份渴望,那么这个全身心的倾听又到这里卡壳了。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只要我们专注于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所有的批评、攻击、辱骂或嘲讽就会消失。我们越是这样做,就越能体会到一个简单的事实: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这就是我们用全身心倾听的意义和价值所在,一旦人们开始谈论需要,而不指责对方,他们就有可能找到办法来满足双方的需要。

在文章中作者还提到两点,第一点是我们透过倾听后给他人反馈的意义,倾听他人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之后,我们可以主动表达我们的理解。如果我们已经准确领会了他们的意思,我们的反馈将会帮助他们意识到这一点。反之,如果我们的理解还不到位,他们也有机会来纠正我们,这样做还有助于人们体会自己的状况,从而深入了解自己。其实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候孩子是不清楚自己的状态的,觉得不高兴了就开始闹,如果父母能觉察出孩子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并把他的状态说出来,孩子能够感受到我们的同理心,那种转化速度绝对是我们意想不到的。

另外,作者还提到:我们无法给别人我们自己都没有的东西。所以,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去关心别人。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曾说: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觉察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用全身心倾听他人。

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个倾听的方法非常好,但往往陷入情绪后就没有办法用全身心倾听了,其实,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还是回到自己,倾听自己,首先从情绪出发,觉察到自己的情绪,继而透过情绪看到自己背后的想法与需求,到底是什么想法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真的需要或渴望是什么?当我们能放下评判连接感受时,我们这份对自己对他人的觉知就能将我们从事件带向对人的连接,如果人都搞定了,事自然就解决了。

最后,我们要时刻告诉自己,我们学习运用非暴力沟通,以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为例,是为了自己可以放下我们的权威与控制,只为与孩子建立更深的心与心的联结,而不是为了让孩子改变来迎合自己的需要和期待。这样我们才能更加顺畅的与孩子沟通交流!再者,有句话叫做知行合一,好的方法,需要我们在互动中切切实实地去实践才是真的学到,而这个实践的过程,就需要我们在互动中时时反思时时觉察,不断实践与改进,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学习运用非暴力沟通。

教师读书 |《非暴力沟通》第七章读书分享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而是在诚实+倾听的基础上与人沟通,实现更高的效率与品质。全书提倡爱自己、爱他人,希望大家可以静下心来好好品读。


让我们期待下期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