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演讲 | 行为规范,从我做起
日期:2025-10-09 11:03第四周
升旗仪式
教师演讲
(语文组-李俊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话题:行为规范,从我做起。高中生要如何以行为规范为准则,以良好习惯为阶梯,书写青春的华章?
作为高中生,你们正站在人生的关键路口:升学课业、人际交往、自我管理……每一项挑战都需要以规范为指引。上课铃响前,加快两步避开“踩铃冲教室”的慌张,这不是“怕迟到”,而是对课堂宝贵时间的尊重;课上不低声闲聊,不是“太死板”,而是给身边同学留一片专注的空间;食堂排队不插队,不是 “吃大亏”,而是让集体生活少点拥挤、多点顺畅。规则从来不是“捆住手脚的绳”,而是帮我们在忙碌的高中生活里,守住秩序、不慌不乱的指南针——只有敬畏规则,才能让青春不偏离方向。
罗翔说:“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高中三年,正是习惯养成的黄金期。每天花10分钟整理错题,把“这次错在哪” 记在旁边,知识漏洞会慢慢补上;周末不过度依赖手机,别让游戏、短视频偷走睡眠时间,第二天上课才不会昏昏沉沉;遇到难题先别急着问答案,多琢磨一句“为什么是这个思路”,思维会越来越灵活。好习惯就像攒零钱,每天多一点,日子久了,就能“兑换”未来的大财富。
行为规范,彰显在我们对校纪校规的敬畏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每一条纪律,都是为了维护我们共同的学习和生活秩序。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是基本的时间观念;爱护公物,不损坏学校的一草一木,是主人翁精神的体现;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心中有他人的教养。遵守纪律,不是怯懦,而是一种懂得克制的勇敢,一种顾全大局的担当。
行为规范,流淌在我们温暖的言行举止间。遇到老师时,一句亲切的“老师好”;遇到同学时,一个真诚的微笑;得到帮助后,一句发自内心的“谢谢你”;打扰他人时,一句自然的“对不起”……这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像春风一样,能温暖整个校园。礼貌问好,不是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善良与尊重,它能消除隔阂,凝聚友谊,让我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同学们,青春不是一段随心所欲的旅程,而是一场自我雕琢的修行。在接下来的高中生活中,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觉悟,要拥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的智慧,真正将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努力,争做一名有教养、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学生演讲
(高一1班-潘瑞阳)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
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行为规范,从我做起——让习惯照亮成长之路”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校园,我们正处于意义非凡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月”。请同学们想一想:如何让“行为规范”从口号变成日常,让“从我做起”成为我们共同的成长誓言。
或许有同学会问:“规范习惯”不就是不迟到、不乱扔垃圾吗?其实不然。它藏在我们课堂上专注的眼神里,是对知识的敬畏,也是对老师付出的尊重;它藏在走廊里轻声慢步的脚步中,是对他人学习环境的体谅,也是对校园秩序的守护;它更藏在我们与同学相处时的一句“谢谢”“抱歉”里,是待人接物的修养,也是集体温暖的来源。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就像一粒粒种子,只要我们用心浇灌,就能长成陪伴一生的好习惯。
而“习惯养成”,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需要我们每个人都迈出第一步。比如,把“晨起整理好内务”当作每日的小目标,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变成自然的动作,把“人去桌清,人离灯闭”刻进日常的细节里。可能一开始会觉得麻烦,但坚持几天就会发现:当我们不再为迟到匆忙奔跑,当教室始终保持整洁明亮,当与同学相处少了摩擦、多了包容,我们的校园生活只会更舒心、更高效。
同学们,这个月是我们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期”。没有人生来就懂得规范,所有优秀的习惯,都源于“从我做起”的坚持。让我们一起,把“规范”放进书包、记在心里:上课不随意讲话,作业不敷衍应付,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尊重身边的每一位师长同学。当每一个“我”都做好这些小事,无数个“我”就会汇聚成一股力量,让我们的校园因规范而有序,因习惯而美好!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这个月里,种下规范的种子,收获习惯的果实,让良好的行为规范,成为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