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德实验学校——“生命的底色”主题作文大赛
日期:2020-10-10 14:11导语
为遵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服务广大青少年的正确方向,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弘扬中华文化,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风貌,潍坊恒德实验学校极参与中学生作文大赛,并借国庆假期之余在校内也同步开展了作文比赛。
比赛总主题:生命的底色
生命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初始到发展再到终结的过程。所谓“生命的底色”,就是一个人生命初始阶段中形成的最深层最根本的基质。生命的底色,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微观上,更体现在宏观上。从个体的层面上说,生命的底色将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从群体乃至民族的层面上说,无数个体的生命底色将汇成整个社会文化生态的底色,而这,终将决定一个国家未来的面貌。
作文展示
《做一个善良的人》
什么是善良?就像作家王蒙在他的散文《善良》说:“善良是一种智慧,一种远见,一种自信,善良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善良可以与天真、也可以与成熟联系在一起。善良不是无能,不是懦弱,善良更不是胆怯。善良是一种高尚可贵的品质,他是路见不平时、危难之际时的一只援手,它是对弱者的同情与帮助。”
推荐理由:
善良是人的一种本性,是我们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内涵。本文作者通过什么是善良,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善良——不幸灾乐祸,善待他人,文章最后化用《爱的奉献》。呼吁只要人人都拥有善良,世界终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来结束,结构完整,语言朴素。
《生命的底色》
生命的底色是绿色,绿色代表生命里的顽强,如同小草生命力的顽强,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体现出了草生命里的顽强,但这么平凡的这两句话,却又多么的铿锵有力!正所谓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也显现出了白居易对前途一片美好的期许。那便是生命的底色绿色。
推荐理由:
生命是什么颜色的?是红色,是白色,是灰色,还是绿色?在不同人眼中,生命的颜色不同。让我们一起涂抹生命的底色。文章作者也在思考生命的底色问题。他从生命的底色是红色,选取奋斗者坚强不屈、激情奋斗的事例;生命的底色是绿色,借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论述生命的顽强;生命的底色是蓝色,意味着更宽广的人生追求和方向三个角度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生命的底色是丰富多彩的。文章最后,在自己认识的基础上,也向其他人提出生命的底色是什么,引发读者的思考。
《存在在我记忆里的诗篇》①
疫情期间,存在在我记忆里最深处便是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来是该坐在教室里的我们,为配合疫情国家防控工作,只能待在家中,“停课不停学”作为学生的我们便有了网课的陪伴,相比之前在学校上课的我们,没有了紧张的气氛和老师的监督。
《存在我记忆里的诗篇》②
在昏黄的路灯下,我看到了父亲的脸庞。不知怎么的,我不像儿时那样看大树般的仰视他了,不知是小树长大了还是大树变老了,是谁让您的青丝变为了白发、是谁让沟壑般的皱纹爬上您的脸颊、又是谁让你那飒爽的英姿渐渐退却,我和爸爸在小径上散着步,谈着天。爸爸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孩子,你长大了,要懂得感恩,学会对自己负责,不能再像孩子那般的稚气了,要学会自强。”
《存在在我记忆里的诗篇》③
如果有这么一个人,他的言行举止让你受益终生,而你也以他的处事风格为榜样,那该何其有幸,那必定是你珍藏于心中最美的诗篇。存在在我记忆里的就有这么个人,他便是我的老爷爷,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在经历了动荡之后,却始终以节俭为荣,虽然老爷爷出生于一个豪门世家,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仍把余下的粮食救济给别人,而自己却常常饿肚子。
推荐理由:
我们会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关于生活,关于家庭,关于朋友……而我们记忆中,还有什么?还有诗和远方。留存在我们记忆中的诗篇,不仅仅只是文字,也会有很多美好的画面和经历。2020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留给我们太多的美好回忆,我们一起回忆曾经的过往,定格在美好的瞬间。
其一:网课——原本只是别人的事情。疫情爆发后,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体老师披挂上阵,成为“主播”,学生也在家中学习,儿时的幻想成为现实。抗疫中那些平凡人物的不平凡,时时感动着我们,难以忘却。
其二:青春岁月中,美好的回忆有暖暖的亲情,有绵绵的友情,更有无穷的情,这点点滴滴汇聚成一幅幅画面,印刻在我们脑海中,流淌在血液里。
其三:美好记忆中的亲人,他时时刻刻散发出光芒,虽不是耀眼夺目,但足以在黑暗中引领我们前进。他们身上凝聚的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后辈膜拜和传承。
《人与自然》
关爱自然需要积极投身环保的有识之士乐正说过:“关爱行动,要营造一种氛围,让人把善良的本能释放出来。”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是于1994年3月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个群众民间环保团体,主要发起人和现任院长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梁从诫教授,梁从诫教授是研究历史的学者,他的祖父为著名维新思想家梁启超,父亲是建筑家梁思成,母亲是林徽因。他从小有良好的教育使他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关爱自然需要投身环保事业的人,也需要我们大家。
推荐理由:
人与自然如何相处?我们怎样保护自然?从我们的思想认识到日常行为,都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发。保护自然,不是口号,更是行动。文章能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有理有据,结构完整。
《谈底色》
一个人具有或选择怎样的底色,与他的人生发展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每个人的底色由于成长环境不同,多少会有些差异,我们共同在深厚悠长的中华文化中成长,受其濡养,自然展现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底色。
推荐理由:
面对绚丽的“色彩”,我们选择哪一种“颜色”的来填充我们的生命?文章作者选择“和谐”“仁爱”“淡泊”“不屈”作为生命的底色,从英雄中汲取精神养分,奠基生命成长。
本次大赛以“生命的底色”为总主题,想给广大学生一个提醒和激励:在人生可塑性最大的青少年时期,应该自觉和理性地关注自我精神生命的发育成长,多多吸收正面的营养,努力培养完善的人格、优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